杭州邀全民共绘生态美好图景
杭州日报讯 万吉鲁·马塔伊希望,荒地能变绿洲,于是她带领肯尼亚的女性植树造林,“绿带行动”改变了贫瘠的土地;刘海龙希望,海洋不再受困于塑料污染,于是他带领志愿者在海岸线清理了超500吨垃圾,用净滩行动守护了“蓝色国土”;章叔岩希望,华南梅花鹿能在杭州清凉峰数代繁衍,于是他连续26年带领团队关注山上的鹿群,见证它们从濒危的80只增长到300余只……
有时候,让地球家园变得更美好的一大步,可能就始于一个小小的心愿。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在杭州召开。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一起加入保护生物圈的行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美好,即日起,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特别推出“守护生物圈微心愿”接力活动,开启全民线上许愿,等待志愿者认领环保微心愿。
逐渐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新模式
多年来,杭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也孕育了丰富的物种。2020年至2023年,杭州首次进行全方位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共记录到物种16000余种。其中陆生高等植物4868种、陆生脊椎动物689种、昆虫6967种、大型真菌1428种、淡水水生生物2055种,发布苕溪鱲、白盖鸡油菌、半圆形胶孔菌、天钟山泡头菌、杭州卷胶耳5个新物种,发现11个中国新记录物种。在COP15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100+”典型案例中,杭州独占4席。湿地生态修复入选浙江省优秀案例,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西溪湿地等成为观鸟胜地。
去年,杭州还向社会发布了全国省会城市中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介绍保护成效;出台《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部署四大优先领域,提出25项优先行动和46个建议项目清单。
通过充满创意的特色活动,打造内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不断修复生态环境,杭州已逐渐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新模式,让市民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守护生物圈微心愿”等你来参与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推出的“守护生物圈微心愿”接力活动,采用线上互动的形式。市民只要扫描二维码,“点击许愿”,就可以写下一个个环保微心愿。它们或许与杭州的空气、水、土壤、动植物保护等息息相关,只要是你喜欢看到的改善,都可以试着许愿。它们或许微小,却能成为每个人伸手可及的绿色行动,等待着绿色志愿者去认领,去实现。
当然,市民也可以认领微心愿。扫描二维码,点击“认领心愿”,选择想要守护的微心愿进行认领。护绿、护河、净山、清滩、资源再利用……通过绿色志愿服务,帮助心愿达成。作为这场绿色行动的主角,每一位志愿者认领的不仅是一个心愿,更是一份对自然的温柔承诺。线上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从许愿的参与者当中抽选50个福利名额,送出惊喜小礼物。认领者通过开展绿色志愿行动,帮助实现微心愿,也可以在“志愿汇”App、“志愿杭州”小程序任一平台,兑换志愿时长。
9月22日起,“守护生物圈微心愿”快闪驿站还将出现在杭州街头,带来限定惊喜,敬请期待。快来带上你对生物圈的期许与承诺,一起加入这场接力活动吧。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