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复古绿皮火车“驶入”杭州东站 为深夜滞留旅客提供温暖落脚点
发布时间:2025-09-29   杭州日报

记者 吕烨珏 摄

记者 李忠 摄

近日,一列由蒸汽机车头牵引的复古绿皮火车在杭州东站东广场悄然亮相。原来,这是杭州东站枢纽管理委员会联合杭州市安保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星辰守护”旅客夜间休息区,9月26日晚开始试运行,旨在为深夜候车、换乘的旅客提供一处温暖落脚点。

三类旅客实名制登记入内 对号入座,电子化管理保障公平

作为长三角重要交通枢纽,杭州东站日均客流量超40万人次。尽管车站夜间不安排始发列车,但最晚抵达车次约在23时40分,最早出发车次约在6时。东站枢纽管委会城管科科长吴凌伟表示,日常巡逻中发现,许多旅客因列车晚点、凌晨换乘或深夜抵达而被迫滞留广场,“星辰守护”休息区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设。

据悉,该休息区开放时间为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占地280平方米,规划了126个座位,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主要服务三类符合条件的旅客:持有当日杭州东站出发、出发时间为当日23时至次日7时30分火车票的旅客;夜间23时50分以后抵达杭州东站且有进出站记录的旅客;持有以上相应时段车票、需要在东站进行深夜换乘的旅客。

“这三类旅客凭身份证和有效车票信息,经工作人员核验后即可入内。目前休息区采用‘先到先得’原则,后续根据试运行情况,我们再考虑是否开放预约通道。”吴凌伟介绍,为提升管理效率,休息区引入全电子化系统,遵循“一人一座,对号入座”的原则,避免占座现象。系统自动核验车票信息后会分配一个固定的座位,并发放对应的储物柜卡;离开时,旅客需归还柜卡。

更智能的是座位的动态管理。记者了解到,每个座位下设重力感应传感器,实时监测使用状态。若检测到有人就座于未被分配的座位,系统会提示“非法占座”,工作人员将及时上前干预;若旅客离座超过一定时间,系统也会将座位状态重置,提高资源的周转效率,服务更多有需要的旅客。

此外,每节车厢内装有8块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即将出发的车次信息。为了确保旅客能准时乘车,系统还会在发车前40分钟通过座位旁的定位音响进行语音提醒,做到“一对一”叫醒服务。“倘若语音提醒后,传感器显示旅客仍未起身,工作人员会前来沟通确认。双重保障之下,将极大减少旅客误车的风险。”吴凌伟说。

特设“女性友好车厢”与育婴处 春节前城站也将增设夜间休息区

外观是复古情怀,内里却是充满现代人文关怀的舒适空间。记者现场看到,休息区的核心是126组多功能一体化电动沙发,体验后发现这些沙发填充了高回弹海绵,软硬适中,对腰部有良好的支撑,同时通过侧面的电动按钮,可调节脚踏和椅背角度,形成舒适的半躺姿势,舒适度“堪比高铁商务座”。

细节设计尽显贴心。每个沙发旁都配有一个多功能边柜:顶部嵌入光线柔和的阅读灯,满足夜间照明需求而不刺眼;下方的储物柜配备独立的电子锁,旅客凭办理登记时发放的专用柜卡即可安全存放随身行李;柜体侧面还设置了USB充电接口,可为电子设备轻松续航。

值得一提的是,休息区充分考虑了特殊旅客群体的需求。每一节车厢都专门设置了“育婴处”,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便捷的护理设施,拉上帘子便可为一个家庭提供温馨的亲子空间。更为暖心的是,离东站警卫室最近的4号车厢被特意打造为“女性友好车厢”,为深夜候车的女性乘客提供一个更具安全感和隐私性的专属休息环境。

吴凌伟透露,未来将根据试运行情况优化服务,如增设“一键呼叫铃”等功能。同时,城站也计划于春节前增设一个800多平方米的旅客候车休息区,打造“智慧+人文”的现代化服务空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吕烨珏 上城微融圈 徐轶暄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