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南法手工街区、毕加索原版版画……杭州文博会都给你“搬”来了
发布时间:2025-10-15   都市快报

南法(通常指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是被阳光宠幸的土地,是梵高和塞尚画笔下浓烈色彩的来源。

作为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的核心板块,“匠心视界——‘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对接交流活动”今年特别设置“艺述南法”板块,带你走进南法的“文化深处”,端上一桌南法文化盛宴。

南法手工街区“搬”到杭州

提起南法,很多人会想到普罗旺斯和大片的薰衣草。

在普罗旺斯腹地,有一个名叫佩尔讷莱方丹的小镇,因为拥有41座公共喷泉和近60座私人喷泉,被称为“喷泉之城”,保存着诺特丹·德·纳泽雷教堂、费朗德塔和钟楼等丰富的历史遗迹。

佩尔讷莱方丹,这个仅有5112公顷的小镇,居住着1万居民,却拥有超过250家工艺作坊,涵盖陶艺、木工、金属加工、皮革制品、玻璃工艺等多个领域。每年,小镇都会举办多场艺术展览和手工艺品市集,为工艺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往。

今年,“匠心视界”把南法的手工街区“搬”到了杭州。

佩尔讷莱方丹有一位专注于制作和修复桶风琴的工艺师Didier Bougon,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既保留经典音色又适应当代需求的乐器。

桶风琴的琴谱很特别,是工艺师手动摇出来的,由一个个镂空的图形构成。在杭州文博会A1馆,你可以近距离欣赏这张“重工”的琴谱。

南法还有一座叫格拉斯的小镇,是世界香水之都,许多人因为小说和电影《香水》认识了它。在杭州文博会A1馆,Label Provence Nature品牌带来了130款来自格拉斯的经典香氛,带你捕捉普罗旺斯的晨露、午后、黄昏。

手工街区不仅“搬”来了诸多南法好物,还“搬”来了佩尔讷莱方丹的喷泉、蒂芙尼蓝窗台等街景,让你一踏进街区,就感受到南法的阳光。

阿维尼翁戏剧节创始人家族来了

最近正在上海展出的巴黎奥赛展上,点彩大师保罗·西涅克的《阿维尼翁 傍晚(教皇宫)》被许多人称赞,通过这幅画,阿维尼翁这座南法小城被越来越多人认识。

阿维尼翁是一座被古老城墙所环绕的中世纪要塞城市,遍布宫殿、博物馆和蜿蜒小巷,众多遗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历史核心区,包括宏伟的教皇宫和标志性的圣贝内泽桥。城中遍布画廊、剧场、街头音乐厅和各类文化机构,是当代艺术生活的活力中心。

阿维尼翁的戏剧特别出名。创办于1947年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不仅包括传统的戏剧表演,还涵盖舞蹈、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戏剧节于每年夏季举行,每年约有10万人参加。

在2024年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创始人家族后代阿兰·巴尔宾-索拉诺凭借出色的表演才华,荣获最佳喜剧作品奖。

去年,阿兰第一次来杭州文博会,表演了新剧,受到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他也深深地爱上了杭州文博会。今年,他早早腾出了时间,将再次来到杭州文博会A1馆和观众互动。

10月17日至19日,每天下午2点,他都将在“匠心视界”和大家交流戏剧,聊聊他独创的表演法,教大家如何释放创造力,和大家一起演戏。你也可以随时和他交流,这一次,不用预约,不用抢座。

古董戏服也将来到杭州文博会。

本次参展的所有戏服都来自香榭丽舍大街的Théatre Marigny剧院,由三位设计师打造。

西班牙高级时装设计师Antonio del Castillo以简约优雅的剪裁技艺闻名;Gérard Vicaire出自巴黎戏剧服饰界举足轻重的幕后力量——Atelier Vicaire工坊,其作品不追求浮夸炫目,而讲究精准效果;活跃于20世纪中期的巴黎戏服大师Henri Lebrun,其作品素雅考究,通常缝制着巴黎地址的署名标签。

毕加索原版版画,不可错过

杭州文博会A1馆的“版刻诗篇”板块,打造了一个国际名家版画艺术区。

罗丹、马蒂斯、玛丽・罗兰珊等法国艺术巨匠的原版版画,搭配贾科梅蒂、毕加索等欧洲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不仅能欣赏欧洲艺术的精髓,更能从中探寻欧洲艺术与东方文明的隐秘关联。

《斗牛士入场》,是毕加索晚年在法国创作的著名版画作品,他通过作品探索了生与死、创造与毁灭、地球与太阳的主题,并将自己置于这场盛会的中心。这也是毕加索在法国南部长期生活后,对自己故乡西班牙的一种思念和回味。

西班牙艺术家达利以法国的6座代表性城市为背景,结合他的梦境超现实题材,造就了《巴黎》《诺曼底》《奥弗涅》《鲁西永》《阿尔萨斯》《阿尔卑斯》这6幅经典的作品。用艺术描绘城市,让画作成为城市的名片,成为法国文化与艺术相互融合的典范。

雕塑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罗丹的绘画,也极具艺术价值,他擅长表现人体动态,用极简、流动的线条捕捉人物运动中的瞬间。本次展出的版画来自1897年出版的《费奈勒画集》,与但丁的《地狱篇》相关。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韩晨柯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