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乡镇变成了旅游目的地 这里做对了什么?
每日商报讯 牛水坞小木屋成为民宿度假打卡点、桐庐的农产品走出了村子、三源村村委成为了农村物流点……地处桐庐西北山区的合村乡,凭借“四好农村路”合大线的建设实现了美丽蝶变——从昔日的偏远乡镇,一跃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旅游目的地。昨天,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合村乡位于桐庐、淳安、临安三地交界处,122.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6个行政村,整体呈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风貌格局。过去,崎岖难行的山路是制约发展的“拦路虎”。然而,合大线和分老线两条骨干道路的提质升级,激活了山乡的发展脉络。
2018年以来,合村乡累计实施农村公路项目40个,总投资近1亿元,新改建公路45.405公里。其中,全长9.273公里的合大线,宛如一条丝带串联起红色纪念馆、红军墓等红色教育基地,穿过高凉亭隧道直抵滑雪场景区,成为集交通、生态、教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美丽走廊。而32.539公里的分老线,则通过持续的景观提升,营造出“畅、安、舒、绿、美、谐”的路域环境,成为交旅融合的精品示范线。
牛水坞小木屋经营者介绍,合大线提升改建之后,来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为民宿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个由12幢木屋组成的度假项目,通过经营权公开拍卖交由专业旅行社运营,如今年租金超20万元,接待游客4000余人,成为盘活乡村资产的生动样本。
与此同时,这里还聚焦“水陆空”立体开发,成功培育“水上漂流、冰上滑雪、天上滑翔、山上民宿”等多元业态。据统计,2024年全乡接待游客近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营收1.2亿元;民宿发展到140余家,平均每家年收入超15万元。
公路的延伸,不仅带来了游客,更畅通了农产品上行和电商物流渠道。在后溪村的青创工坊,杭州町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构建起“一馆一堂四中心”的完善生态。公司注册“町言农品”品牌,开发出100余种特色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走向全国。
今年以来,桐庐县交通运输局在合村乡瑶溪村和三源村各新增一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目前,桐庐县农村物流网点已达200余个,新改造升级客货邮农村物流网点41个。
合村乡三源村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位于三源村村委,平均一天要接收50多个快递。“最早大家要去合村乡里或者分水镇上取快递,来回几十公里。”服务点负责人、三源村村委副书记李松青介绍,今年村委成为了农村物流点之一,村民也享受到了家门口取快递的便利。
据了解,自2018年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以来,桐庐县已累计投资超20亿元,实施新改建项目800公里、大中修项目45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89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612公里,实现了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行政村通双车道、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等目标。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