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迎来了小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小雪过后,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率变高,此时气温明显降低,降水量渐增。进入冬季,如何做好养生功课?小雪节气要遵循哪些中医养生原则?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小雪节气养生的核心是‘温补散寒、润燥护阴’,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阴盛阳衰,寒邪渐重且气候干燥。”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说。
具体来看,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避寒保暖,养精蓄锐。徐嫚丽建议,冬季要优先做好腰部、脚部的保暖工作,可以穿高腰裤、厚袜子,外出时,可佩戴围巾、手套、帽子,避免露腰、露脐、露脚踝。此外,冬季也要注重通风与润燥。
“冬季室内密闭,空气不流通,建议每天气温较高时能开窗通风 15—20 分钟。同时,室内气候易干燥,可使用加湿器适当将提高室内湿度,或在室内放置清水、绿植,以缓解皮肤、鼻腔干燥。”徐嫚丽说。小雪时节,还要避免过度劳累,不要过度熬夜、加班或进行重体力劳动,否则容易导致乏力、失眠、免疫力下降。
在饮食调养方面,徐嫚丽建议,要以温补为主,润燥为辅。举例来说,优先选择温补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狗肉等,同时,针对气候干燥,可以适当搭配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蜂蜜、黑芝麻、核桃等。
与此同时,冬季也要注意适当忌口,比如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冰镇饮料等,这类食物会损伤脾胃,容易导致腹胀、腹泻。还要避免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烧烤、油炸食品,以免加重体内燥热,诱发咽喉肿痛、口干舌燥。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