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山村的甜蜜产业
十二届杭州市政协委员,桐庐县合村乡高凉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桐庐高凉亭薯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桐庐益乡源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毛亚君
毛亚君(左)
我的家乡高凉亭村有着悠久的番薯种植历史,传统工艺生产的烤薯干原汁原味、味道甜美、营养均衡,是老少皆宜的传统土特产。但受限于销路不畅,市场难以打开。村民们常常感叹:“我们的番薯干这么辛苦制作,却赚不了几个钱。”
自2022年加入政协大家庭以来,推动番薯产业的发展,为村级增收和改善民生方面贡献力量,成为我委员履职的第一个现实课题。
我牵头成立了桐庐高凉亭薯业专业合作社,开始统一收购村民的番薯。村民们对此非常高兴,家家户户都忙着烘制薯干。他们说:“毛委员清早就上门收薯干,而且都是现金交易!我们每天早上开门就能赚到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为了提高产品的商品性,我探索实行了“三统一”服务,即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收获季节,并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参加各级农博会和保证产品质量,“高凉亭”烤薯干逐步形成了品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合作社番薯干的加工量每年超过600吨,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农户的户均收入也超过了万元。此外,我还实施了“二次返利”制度,将年终利润的80%按照出资比例和农产品收购数额返还给社员。社员们开心地说:“我们在番薯地里挖出‘金元宝’了!”
我深知,作为政协委员,不仅要在会议室里思考问题,更要深入群众中寻找答案。因此,我坚持每周走访农户、踏勘山林,开展“走基层、访实情、解民忧”活动。无论是严冬酷暑,我都会出现在村间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一次走访中,我了解到一位农户家中有三个残疾人,他无法外出打工,生活十分困难。我为他免费提供了番薯种子和肥料。他种植了6亩地的番薯,当年就获得了11000元的收入。此后,他的产量逐年提高,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
同时,我还积极与县农业部门对接,通过组织培训、邀请专家上门服务、建立技术服务岗位和信息服务中心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产水平。
看到小山村走上了一条“靠山吃山,养山富民”的新路子,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感到非常欣慰。作为政协委员,能够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我最大的荣幸和责任。我将继续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