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青年“原乡人”:炒出茶香、磨出豆香、种出稻香
发布时间:2025-07-14   杭州政协

编者按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今年,市政协把“推动青年入乡发展”列入月度协商课题,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课题组协同各党派、界别、政协委员先后召开座谈会,并深入各涉农区县(市)开展调研,收集了一批青年在乡创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案例。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青年入乡发展”系列报道,分为“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三个篇章:“原乡人”,生于斯、长于斯,扎根故土、守艺兴业;“返乡人”,走出城、回到乡,带着资源与梦想再启程;“新乡人”,来自五湖四海,带着技术与理念融入乡村。敬请关注。

俞华平:让龙井茶香飘得更远

俞华平,土生土长的杭州本地茶农子弟,现任杭州予子良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自幼耳濡目染,对西湖龙井茶怀有深厚感情。大学毕业后,他毅然返乡,与茶为伴。

多年来,他潜心磨炼手工炒制技艺,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赛事活动,先后荣获“浙江青年工匠”“杭州市乡村工匠”“浙江省龙井茶炒制能手”等荣誉称号。

图片

2024年,他参与拍摄由西湖区农业局组织的西湖龙井宣传片,全网浏览量突破3亿次,让西湖龙井非遗技艺“火出圈”。他在西湖区西湖龙井炒制培训班中担任班长,与俞子良大师共同传授炒制技艺,为非遗传承培育新生力量。

在推进西湖龙井非遗技艺保护传承的同时,他也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促成两位非遗大师跨界合作,推出融合型新茶品,提升了西湖龙井的品牌影响力。

蔡水埼:豆制品里的共富密码

蔡水埼从英国学成归来后,接手家族企业,担任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带领祖名公司开启二次创业之路。

在他的带领下,祖名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建设,成为一家管理规范、科技含量高的知名豆制品企业。202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生鲜豆制品第一股”。如今,公司年销售额超16亿元,员工达3500人,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图片

蔡水埼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主导成立了中国豆制品行业的首个企业研究院——“祖名豆制品研究院”,研发出百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拥有6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近20项。

蔡水埼不忘助农初心。公司在江苏、黑龙江等地建立10万亩大豆种植基地,与当地合作社和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带动近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在长三角地区拓展近2500个销售点,提供了4000多个三产就业岗位;还积极帮扶贵州丹寨县,通过技术指导、代销农产品、吸纳当地农民就业等多种方式,提高当地农民自主发展农业能力,实现了“企业发展反哺农业”。

向毅:稻花香里说丰年

向毅,桐庐县瑶琳镇兴荣家庭农场负责人,一名退役军人。退役返乡后,他创办家庭农场,做起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面对全新的农业挑战,他刻苦学习、不断实践,探索出一套高效环保的秸秆还田方式,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赢。

第46页-32.PNG

实践中,向毅逐步积累起种植经验和技术优势。他引进育秧流水线、植保无人机、大型收割机等先进设备,推动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他带领团队为周边农户提供代防代治服务,累计作业面积达15万亩次。他还组建了农机抢修队伍,保障农机具的正常运行,并带头钻研各类农业机械的驾驶与维修技术,通过参加培训和农机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提升团队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和服务效率。

在他的努力下,试验田水稻亩产达950公斤、亩均增收545元。小麦、油菜产量也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向毅始终不忘回馈乡亲,主动为周边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对于困难群众,他常常少收费甚至免费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办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