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朴街巷邂逅市井烟火,打卡老街区体验文创手作,夜游湖畔沉浸主题灯光秀……如今的文旅消费,早已跳出“走马观花看风景”的传统模式,成为融合文化、体验、情感的“深度旅程”。这份“不一样”的背后,蕴藏文旅产业从“小旅游”向“大文旅”跨越的蝶变密码。
11月14日上午,区政协举办第十期“溪湖汇”委员大讲堂,邀请区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旅游学院执行院长潘海颖教授,作《跨越与蝶变:文旅新项目策划与新产品开发》专题讲座。区政协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部分区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及界别群众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实践路径。
“文旅融合不是‘文化 + 旅游’的简单叠加,核心是‘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讲座开篇,潘海颖教授用一句话点透文旅发展的核心逻辑,她以四个国内外典型案例为“钥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现在的游客要的不是‘到此一游’,而是‘走心的体验’”,并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析文旅产业“破局”的思路,当前文旅产业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方向进阶,需跳出“小旅游”思维,既要深挖本土资源的独特性,也要打破产业边界,让文化成为产业的“灵魂”,让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
讲座引起了委员们的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未来将立足自身工作岗位,聚焦全区中心任务,围绕西湖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精准建言,助力助推形成“文旅赋能、多业共生”的产业新生态,为西湖区“六六行动”再深化、“两高两区”再出发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讲师介绍:
潘海颖:中国第一位休闲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旅游学院执行院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负责人,同时担任浙江省文旅厅、杭州市文旅局智库专家。长期深耕旅游服务与管理、休闲文化与产业领域,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为浙江省多地市主持旅游项目规划与开发。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