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悦读 | 读出味道 乐在其中
发布时间:2022-06-22   《杭州政协》杂志

近期,浙政钉智慧履职平台上,马卫光主席带领委员们开展的读书活动“书声琅琅”。这次所读的书名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主要内容是由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和70周年大会上的两篇重要讲话组成,一共14577字,可谓薄薄一册。

书册虽薄,文重千钧。华罗庚先生曾有“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学习方法,对我们读懂这本书很有帮助。

这是一本政治读物,通读全书

你能读出浓浓的政治味、理论味

检索一下这本书的高频词,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人民”,有259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人民政协是在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为人民,具有天然的人民属性。“人民政协的人民性”,曾是前几年政协理论界研讨的一个热门课题。

其他出现次数较多的词分别是“政协”151次,“中国”135次,“协商”119次,“人民政协”110次。仅用这几个关键词,就能清晰地勾勒出这本书的主题:这是一本写中国人民政协的一本书。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介绍政协的说明书,读了之后,能了解政协从哪里来、政协是什么、政协做什么、政协工作对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有些什么作用与影响。

对于政协委员来说,这是一本履行职责的任务书。人民政协从诞生之日起,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作为本届的委员,如何接过前辈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履职路,要求很高,责任很重。

对于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口袋工具书。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的这两篇重要讲话,一脉相承,前后贯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针对人民政协建设的。特别是对政协70年工作的经验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的三项具体要求,是各级政协组织谋划自身建设的根本遵循,要经常对照检查,找差距,定目标,出任务。

这是一本饱含文化底蕴的书

能读到古人智慧

读出不忍释卷的好趣味

在65周年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延续了他讲话中经常运用古代文献典故的习惯,名言警句信手拈来,给讲话增添了文采。

比如:“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这两篇讲话可以看出,他自己也是带头这么做的。他曾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前不久,主流媒体上刊发了《习近平的文化情怀》,可以结合起来读,也能加深我们对领袖思想的理解。

如果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场合的重要讲话,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句古人说的话,对中国人讲,基本上直接引用,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听得懂。对外国人讲,会翻译成白话来讲。比如:65周年讲话中的“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这一句,2013 年3 月23 日,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也讲过,但他说的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这是一本文字工作的教科书

能从书中读到经典的文章架构

读出写材料的真滋味

武安邦、文治国。用文字这一载体把治国理政的思想广而告之,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政协机关的运转同样离不开文字,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篇讲话,是思想经典,更是材料范文。值得机关干部仔细研读,在理论营养之外,读出文字技巧的收获。

首先,两篇文章中的很多提法是规范,是标准。作为政协工作者,在遇到相同表达时,要高度一致,一模一样,错一个字也是不可以的。

其次,为在宏大主题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供了模板。总体上看,都分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三个大部分,既庄重,又充满激情,更给人以奋力前行的力量。

第三,围绕同一个主题,写出同样精彩的两篇讲话,既前后贯通,又各具特色,无论是思想的连续性,还是行文的技巧,都值得认真琢磨。

真理论有真味道。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具体理论文章,首先当然是领会思想要义,从政治立场、政治观念等方面去把握,也并不影响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琢磨,提升我们的认识水平,促进我们的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群里读书,除了读原文,对大家的交流发言也要认真浏览,能方便地感悟别人的体会,才是线上读书的优势。

来源:《杭州政协》杂志    作者: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张治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