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人民日报》11版刊发文章《浙江积极推动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 聚焦群众关切 破解治理难题》,作为浙江省政协“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工作的代表,富阳区富春街道后周社区的经验做法在文中得以展示。
“我们于2019年启用‘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通过协商民主解决居民家门口的烦心事。实践证明,这个百姓自己的议事堂确实管用。”作为平台建设的亲历者,区政协委员、后周社区党总支书记俞幼平感慨良多。从戴家墩路“马路停车场”,到后周社区外卖店阳光厨房整治,再到背街小巷整治、小餐饮店定制厨余垃圾清运专线……三年多来,后周社区通过“民生议事堂”让众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解决了一大批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后周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辖区内出租房众多,治理难度大。如何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租客”成为“主人”,将社区当成真正的“家”来经营?俞幼平想到了“协商”这一法宝。
协商驿站成立后办的第一件事,便是规范社区内的戴家墩路“马路停车场”。彼时的戴家墩路还是一条典型的老城区道路,由于停车位紧张,人行道、马路上经常停满了车,看起来就像“马路停车场”。后来,在区政协的支持下,俞幼平召集社区、居民、商户、交警、城管等开展协商。大家讨论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达成共识:划设停车位、设立禁停标志。自那以后,乱停车的少了,路面交通顺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
富阳区通过“请你来协商·居民议事厅”妥善解决戴家墩路“马路停车场”的故事被写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民生议事堂”,居民可以把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都摊到“桌面”上来讲,协商讨论相关议题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建议。“以前办不成的事情,现在聚到‘民生议事堂’一起协商,问题解决了,街坊邻居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家住后周社区的程师傅最近用上了小区新加装的电梯,说起“民生议事堂”,他赞不绝口。
让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其实,在富阳这样“有事好商量”的场面早已屡见不鲜。2022年,区政协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将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推进“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建立24个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和335个村(社区)“协商驿站”,构建起“区+乡镇(街道)+村(社)”三级协商议事平台。
“民生议事堂”,聚焦在民生,协商在基层。如何运用“小场景”来解决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关键小事,富阳一直在探索。
家住后周社区的陆先生曾遇到一件烦心事。自家楼下的6家小餐饮店从早开到晚,浓烈的气味让陆先生一家深受其扰。虽然多次向商家和相关部门反映,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俞幼平与其他两名区政协委员在社区协商驿站接待群众时,得知了这一情况。随即,他们向富春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做了报告,决定将“小餐饮行业规范整治提升”作为重点协商议题。此后,在区政协的指导下,俞幼平组建了一支由属地政协委员、部门代表、商户代表、群众代表等30余人组成的协商队伍,经过协商讨论,最终通过了《后周社区小餐饮规范整治提升方案》。提升改造后,陆先生家楼下的小餐饮店卫生环境好了,还建起了可视化的阳光厨房。
后周社区“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协商现场
按照商定协商议题、建立协商组织、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协商活动、运用协商成果的规范程序,后周社区确立基层民主协商的五个步骤,形成协商闭环,流程更规范、解题更高效。
“做得到底怎么样,还要大家来监督。”俞幼平介绍,相关流程和评价机制全程上网,居民不仅可以随时查看进度,还能看到实时评价反馈。如今,区政协聘请48名基层经验丰富的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成立协商质效评估团,对协商质效开展督查评估,此外还有乡镇(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对委员履职以及部门办理建议情况作出评价。
同时,区政协在做好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也鼓励支持各地探索发展特色机制,形成了“民生议事堂+共享法庭”“台门议事”“树下议事会”“百姓茶座”“议事长廊”等一批极具富阳特色、带着“泥土气息”的协商微品牌,有效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2年,区政协指导各乡镇(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共完成48个镇街议题、96个村(社)议题的规范协商。话民生、献良策、绘共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生议事堂”里生根发芽。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为我们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小事简议、急事快议,群众现场反映、委员现场建言、部门现场答复……
小小“民生议事堂”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让政协协商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协商成果进一步能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大幸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