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破译数字游民“留”量密码|区政协举办“数字游民”有关提案办理协商会
发布时间:2024-05-27   余杭政协

何为“数字游民”?“数字游民”这一概念最早源于《Digital Nomad》一书,指的是在Web3.0时代语境下,从事灵活移动、摆脱空间限制的劳动者。他们只需要网络和登录设备便能实现远程办公、移动办公,利用数字技术重新回归游牧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余杭区,是“数字游民”向往的热土。

在位于良渚文化村玉鸟集的“杭一末”咖啡店内,一群带着“数字游民”标签的年轻人在此相聚,共度专属他们的“周四疯狂代码日”。“虽然他们的工作大多数依靠电脑就能完成,然而坐在有社交氛围的咖啡馆和安静的自家书房,对他们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咖啡店的主理人胡磊说。

5月23日下午,区政协城建委和社法委联合举办“数字游民”有关提案办理协商会,共同探讨如何让数字游民更好地留在余杭。区政协副主席李玉美、郭青岭,区政协城建委、社法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总工会、良渚街道有关负责人,相关提案的区政协委员和数字游民代表等参加。

近两年,余杭区政协和政协委员一直在关注数字游民群体。

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赵志强委员提出《关于打造共同富裕余杭数字游民旅居地的建议》

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虞洋和叶凤委员提出《关于帮扶对于年轻人选择数字游民不参加企业组织的现象的提案》;叶亿龙和俞珺委员提出《建立“数字游民”社区,让“数字游民”游在余杭》

委员的意见建议和积极履职推动了“数字游民”有关工作的开展。“杭一末”咖啡店已成为数字游民信息碰撞、创意汇聚的“码头”。代码日活动自去年8月推出以来,已吸引500多人次参与。在良渚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创客服务协会正在对良渚街道同心荟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后将成为数字游民的又一“栖息地”,为游民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新港村内的良渚禾生、籣宫艺术和野录公园等空间也正以最热情的姿态期待着与数字游民的“一拍即合”。

参会人员先后调研了良渚街道同心荟、“杭一末”咖啡馆,以及新港村内的良渚禾生、籣宫艺术和野录公园,并在野录公园召开座谈会。

提案办理座谈会上,提案主协办单位汇报了前期提案办理情况,委员感谢区政协领导和各部门对提案的重视,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了解并解决游民的需求。参会的数字游民代表也交流了有关想法,提出是否有更多针对数字游民的工作场所或共享办公空间支持,如何完成工商注册、开具收入证明,如何缓解职业不确定性带来的迷茫、如何克服焦虑等问题,参会部门围绕问题进行了回应与探讨。

郭青岭指出

新港村要发挥良好空间环境的优势,将数字“游”民转化数字“乡”民;良渚街道要把同心荟空间打造和新港村结合起来,塑造数字“居”民和数字“乡”民结合的数字社区示范案例;有关部门要做好服务,资源共享,助力数字“游”民在余杭发展中贡献更大价值。

李玉美强调

各提案办理部门要增强办理针对性,努力抓落实,提高提案办理落实率;要增强服务主动性,主动对接游民需求,主动宣传有关政策;要发挥工作协同性,各个部门联动为游民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保障;政协专委会要指导做好有关提案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来源:余杭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