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区政协召开“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着力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专题协商会
发布时间:2024-07-05   西湖政协

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综合体、构建“15分钟青年人才发展服务圈”、发布“青年人才十条”,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促进青年宜居乐居……近年来,西湖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全区56.6万青年群体已经成为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的关键力量。

今年年初,区委十届五次全会召开,锚定了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的目标。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区政协将“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着力‘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列入重点协商计划,按照区长点题、政协搭台、委员献策的模式,为城市发展和青年成长“双向奔赴”聚智聚力。

3月份以来,区政协课题组走进园区、企业、高校和部门,与企业员工、创业青年、高校学生等进行座谈交流,收集1300份调查问卷,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7月3日下午,区政协举行“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着力‘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请你来协商”专题活动,委员们围绕提升宜业环境、改善安居条件、优化服务保障、打造青年品牌等内容建言献策。

科技界别活动组委员、杭州星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炯建议,用好区内众多高校双创平台、企业见习基地、社会化服务机构,吸引更多高校学子参与实习及社会实践项目、进入创新创业平台,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打造“创新留才”第一区。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委员活动组委员、浙江幸福里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吴志华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挖掘各类房源,优化推广“青荷驿站”模式,为青年解决来杭第一站住房问题并提供一站式求职服务。

共青团界别活动组委员、浙江省之江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文扬提议增强我区城市消费业态的年轻态、活力范和时尚感,在青年教育服务供给、空间打造、社交文化建设等方面优化服务保障,丰富青年生活场景。

总工会界别活动组委员、理想连线企业集团董秘金晓月呼吁讲好西湖青年系列故事,构建西湖青年创新创业、奋斗青春的IP,以“有为、有爱、有家、有活力”的故事吸引和激励更多青年落户西湖、创业西湖。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活动组委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高级合伙人缪志坚认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是许多青年大学生就业创新的选择,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快企业的商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成为青年留杭就业创业的新平台。

委员们积极建言,区人社局、区科技局等部门回应关切,现场气氛热烈。

“青年留杭第一区的城市标签是什么,城市气质又是什么?”特邀专家、浙江省团校党委副书记、浙江省青年发展研究中心(智库)执行主任蔡宜旦指出要全要素系统规划,关注“烟火气”“圈层”“产业”等吸引青年人的关键字眼,打造城市特色场景;聚焦青年发展全生命周期,构建更为精准化系统化差异化的青年偏好政策体系,让青年人真正融入西湖。

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扬表示,本次协商活动十分精彩,我们不仅收获了建议,也收获了期待。相关部门要吸收好委员们的真知灼见,抓好协商成果的转化运用,不断深化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把西湖区全力打造为青年的发展之城、向往之地。她指出,要吸引青年,从“产品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安居乐居;留住青年,从提供“硬保障”向关注“软需求”跃升,打造温暖有趣的社交场景,创新青年教育内容和形式;成就青年,从“单项给予”向“双向奔赴”变革,畅通青年参与治理通道,激活青年自组织探索,努力蹚出一条富有西湖特色、具有推广意义的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新路径。

区政协主席叶泽说,区政协将一如既往关心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持续跟踪课题研究,深入协商建言,适时开展协商“回头看”,推动协商成果更好落地见效,为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贡献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西湖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