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休闲之都的文化“密码”
2016年06月01日 17:20:56 星期三

    十年前,杭州与世界休闲组织一道创立“世界休闲博览会”品牌,被誉为“开启我国休闲元年”,杭州也开始全力打造世界休闲之都。十年后,备受关注的G20峰会即将在杭州举行。这个以天堂般美景著称的城市,有着怎样的休闲文化风格,为何得到世界组织与峰会的频频青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程蔚东:文化风格由来已久 

    抬头见山、低头望水的杭州城,一个小男孩穿过街道,懵懂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建筑,“胡雪岩故居”?这不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些故居了,还有“丰子恺故居”、“郁达夫故居”等,他并不进去,而是自顾自走了。

    若干年后,小男孩成为了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几乎将我国电视剧剧本创作所有国家级奖项收入囊中。讲起故乡杭州,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如今已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的程蔚东说,杭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天天走过这些文化标志,都走出一个文化名人来了。

    最近,程蔚东在一个培训班上对学员讲,一个好的作家,包括每一个成功者,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能成功,也就是要热爱生活。其实,他觉得,热爱生活是杭州人血液里流淌着的追求。

    曾有朋友问程蔚东,“你生活在杭州那么美的地方,应该好好享受生活,没有斗志才对,怎么能一年写出200多万字?”

    的确,1995年以前,作为专业作家,程蔚东的作品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用钢笔写出来的。“杭州的悠闲、美丽给了我营养,让我热爱生活,对生活抱有极高的追求。”正是对生活的追求,激发了他对创作的追求。开始涉足电视剧创作之后,他觉得“不能让流俗文化泛滥”,于是创作了剧本《春蚕》、《子夜》等,相继获得金鹰奖和飞天奖。

    不久前,由程蔚东拍的纪录片《南宋》在浙江卫视播出,反响强烈。丝竹满城,南宋168年的安宁,创造了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篇章,千家万户炊烟袅袅,一派祥和景象。追寻历史的脚步,程蔚东认为,杭州人如今融入血液中对生活的追求,是古已有之的。他说,末代吴越王钱俶纳土归降,让江浙这块富饶之地免于战火,孕育了深厚的文化,也让杭州人平静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充满着创造美好的愿望。

    偏安一隅是不是代表安于现状呢?回答是否定的。程蔚东说,从历史上看,南宋的安宁富饶积蓄了发展动力,文化人汇聚杭州,让这里成了文化高地。而进入近现代,杭州人民始终追求品质生活,你会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每年桂花开的时候,全城的人都会去桂花树下赏桂喝茶;而去年大雪,虽然雪路难行,但杭州人倾城而出,前往西湖边赏雪……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人们还不断追求发展,所以,杭州成为民营经济发源地,网络文化聚集地,到处涌动着创新发展的力量。

    会享受生活的人,才会创造生活,这体现在杭州的方方面面。以越剧为例,“不像京剧般高亢,是婉转的唱腔,缠绵的故事,却留下了千古流传的作品。比如《白蛇传》、《梁祝》等。”程蔚东说,这些故事很杭州。今年4月,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之际,中国戏曲电影发布中心在杭州九五剧场挂牌,首届中国越剧电影展随之举行,程蔚东也趁机去看了两部戏剧电影。“这也是杭州特色,能有一个专门放戏剧电影的地方,还有那么多爱看戏剧电影的老百姓。这与杭州人对文化的喜爱,对艺术的喜爱有着骨子里的关联,是杭州老百姓的生活基因起的作用。”

书香杭州初体验 

    上午8:30,杭州市图书馆还未到开馆时间,大厅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候的读者,巨幅“图书馆之夜”宣传海报引人注目。这场在4月23日夜举办的活动已经远去,但当时的精心策划和热闹场面,馆长褚树青依然津津乐道。

    在人们的概念里,大概图书馆一到晚上是要关门谢客的,但在这天,杭州市图书馆却大门开敞。

    晚上7点,在萨克斯乐曲声中,通过快闪这种新颖的行为艺术,由读者、图书馆员、嘉宾共同演绎,通过诗歌朗诵拉开活动序幕。“然后六大主题分馆开展多形式的参与、体验、互动活动,呈现出图书馆的另一种形象。”褚树青说,比如“图书馆欢乐夜”活动,10组热爱阅读的家庭,在图书馆搭起帐篷,以书为伴,与图书馆员做游戏、讲故事,体验夜幕下图书馆之中人与书、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融,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阅览室睡过一夜,孩子们对图书馆的感情会不一样。”褚树青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图书馆书库和借阅的单纯功能要转型,成为读者的公共文化空间,让人们在图书馆聚集、交流,并在这里自主地进行文化创造,这样,传统图书馆才不会丧失魅力,变成一个开放的文化平台,始终保持较高的入馆量。

    书还是图书馆的主题。走进借阅区,高三学生许妍正在电脑前借阅。“我大概两周借一次书,一次可以借20本,借还书都是自助的,特别方便。”与借书相比,平时许妍更多的是和同学来这里写作业,因为环境好,安静。每次借书,她还会帮爸爸妈妈也借几本,“他们喜欢看什么书,我都知道的。”

    书香弥漫,读书正酣。阅览室里,西湖小学音乐老师张小涵正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她正在看的书叫《杭州小热昏》。她告诉记者,小热昏是杭州的地方戏,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地方文化,她准备给孩子们讲讲小热昏,于是特地来图书馆查资料,为课件做准备。到图书馆查资料、读书,这对张小涵来说是常态,一周最少要来两次。

    感受书香之后,褚树青关于图书馆作为开放文化平台的说法,在位于北二楼的音乐分馆得到证实。入馆处,一份2016年5月音乐分馆的活动信息表上,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赏析、2016杭州市民音乐普及班等10项活动让人不禁怀疑,这里真的是图书馆吗?走进音乐馆,这里不仅有齐全的音乐书籍,更有专业的视听空间、耳机、电脑等。音乐馆馆长王恺华告诉记者,组织各种活动一直是该馆的特色,目前,该馆包括四个合唱团、萨克斯管团等,其中,组建于2010年10月的杭州市民合唱团还在多次活动中获奖。

    公共图书馆建设只是书香杭州的一个缩影。每年阅读日,杭州还会启动西湖读书节,点燃阅读的礼花,告诉市民:读书的日子来到了。从这天开始,读书节将持续至10月。

    自2007年以来,西湖读书节至今已经举办十届。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应晖介绍说,通过九届西湖读书节的举办,杭州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今年读书节将抓住杭州举办G20峰会契机,用阅读的形式体现杭州的阅读魅力,丰富公共图书馆、城市漂流书亭、农家书屋、书店(书院)四大阅读服务平台,实施“我送你秀”社区文化行,“你看书我买单”、免费无线网络覆盖1500个社区(村)公共文化场地、百万电子书券免费发送等六大阅读惠民举措,努力提升杭州的阅读品位、阅读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让杭州“呈现给世界一份别样的精彩”。

    晓风书屋:本土书店的温度

    “书屋何其雅致,入室如沐晓风”,走进位于杭州市体育场路的晓风书屋,满室书香,读者或选书、或静读,虽未能体会这家20年本土书店的独特之处,却也感受到一股天然的亲切来。

    你看,放眼望去,这里的书都是有风格的,或文艺、或古籍,不大的地方,还如自家客厅般摆好了桌椅,方便读者阅读。“这里临近学校,有些孩子放学到这里读读书、写写作业,然后才回家。20年过去,当年在这里读书的孩子,现在有些都成了带着孩子来这里的父母。”书屋主人朱钰芳说,“如果孩子们都关注书了,书店就有了未来。”

    阅读区的一侧,一位读者正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这位来自杭州交通大学建筑系的同学告诉记者,他第一次了解到晓风书屋是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在那里居然破天荒有家书店。他看到,很多穿着病号服的人,尤其是孩子,一边挂着点滴,一边读书,这让他特别感动。此后,他就经常来位于家附近的晓风书屋,安静地读会儿书,最后买上一本,“这是对书店的尊重”。

    20年,对于一家本土书店,是一种坚守。正如2014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到访晓风书屋时说,纸质书永远是有市场的,因为那是文化的象征。朱钰芳说,20年来,晓风书屋一直努力成为杭州读书人的理想书房,希望和社会一起培植一块精神土壤,以书会友,传递墨香。

钟书阁:新概念书店的选择

    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星光大道一家商场二楼,钟书阁的位置已经显示出这家新概念书店的独特之处。走进这家“最美书店”,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首先走进眼睛里的是一个纯白色的空间,书架被做成一根根散落在大厅内的柱子,天花板由于铺上了镜子,使得空间处在一系列对称和变幻中,充满了绚丽魔幻色彩。经理贾岸明告诉记者,这里是展示新书和推荐书的地方。

    虽然是上午,又试营业不久,来书店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一步步走进,一个个让人惊奇的发现。环形阅览室的书架以环绕形式层层上升,读者散落其间,有的在阶梯式的书架上行走,有的坐读。其中,几位架着相机的人格外惹眼,他们是摄影爱好者,听闻杭州开了家“最美书店”,特地来采风。

    环形阅览室隔壁,是童书区。这里采用了游乐场的风格,将旋转木马、过山车、热气球等做成固定书架,色彩丰富而绚丽,仿佛一个童话的世界。七岁的路琪予正在妈妈的陪伴下阅读,妈妈说,来到童书区,孩子先玩了一会儿木马,然后一直在挑书看书。“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路琪予妈妈说,“这里能吸引孩子坐下来读书,以后还会带她来。”

    钟书阁来源于上海,贾岸明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杭州,是看上杭州浓厚的文化气息。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没有错,“试营业第一天,图书销售额达到10万元。”

陶周末”的集体时间

    雨天的杭州青芝坞慢生活体验区,雨点寂寞地敲打着屋顶,而陶周末却是极其热闹的。

    不大的两间教室里,满满当当坐着几十位年轻人,正在陶艺老师的指点下,聚精会神地打磨着自己的作品,带着匠人般的认真劲儿。

    一位姑娘的作品已经基本成形,是个花盆,她正在作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她说,这是她专门为自己的多肉植物做的,正好当它们的“家”。

    这是一次集体活动,组织者是杭州某著名电商平台的内部社团,“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周末体验一下陶艺,让生活慢下来,感觉挺好的。”

    陶周末的创始人之一葛晓明告诉记者,如今陶周末在杭州已经有5家店,他认为,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得益于杭州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得益于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对于审美情趣的追求。

黄公望隐居地的山水画

    位于杭州富阳区黄公望森林公园的黄公望隐居地,满眼苍翠、小溪潺潺,让同行的人不禁感叹,“如果我们在这里住上几年,说不定也能画出一幅《富春山居图》。”

    玩笑归玩笑,在隐居地,记者果然看到了一些画作,其中有一幅让人眼前一亮。画作临摹的是《富春山居图》局部,作者是富阳区东洲中心小学杨俊杰。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阜阳市“黄公望杯”中小学生美术比赛的获奖作品。

    富春山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到富阳驻足停留,元代著名国画家黄公望晚年隐居于此,创作了不朽名画《富春山居图》。如何让富阳黄公望文化传播传承?记者脑海中浮现一个画面,在黄公望森林公园入口处,黄公望纪念馆里,陈列着黄公望一生的足迹和作品。在观看黄公望的宣传片时,一位六七岁的小朋友一直驻足在旁,不知是否能看懂,但她嘴里一直念叨重复着,“黄公望,黄公望”。

西湖,才杭州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闺蜜的朋友圈里。

    闺蜜定居杭州,朋友圈里常晒她与西湖的美好时光。春天的花、夏天的荷、秋天的绚烂、冬天的雪,不同的季节,同一个西湖,或一人静坐喝茶、或两人花前月下、或一家三口甜蜜温馨,或一帮朋友恣意挥洒……

    “是呀,我喜欢杭州就是因为喜欢西湖,那里,总能让烦躁淡下去,让心静下来。如果没有西湖,杭州对我来说就没有吸引力了。”闺蜜一语道出心声。

    西湖是杭州人的西湖,那里,有杭州人惬意的休闲时光。在西湖,城市的忙碌和喧嚣都融化在了山水之间,留下的,是一派气定神闲。

    漫步全长2.8公里的苏堤,杨柳夹岸、湖波如镜,初夏的风不急不缓,让漫步其间变成一件最浪漫的事。看,这两位沿湖而坐,身边两辆自行车像使者守护,背影是湖边的美丽风景;再走几步,一位爸爸推着婴儿车,妈妈手牵小姐姐,一家四口的美好时光……

    走过锁澜桥,湖边成了垂钓者的天下。不知何时天空飘起细细雨雾,不少垂钓者依然安然坐着,仿佛还没有察觉。汪炳泉老人看了看手表,开始收拾钓具。他是杭州市老干部钓鱼协会的成员,每周一到周四早六点到晚六点,他们可以在苏堤锁澜桥与望山桥之间垂钓。

    “快六点了,时间过得真快。”老人说,在西湖边钓鱼是一种享受,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这里干净,环境又好,在这里垂钓,真应了一句话,‘钓鱼之意不在鱼’。”正说着,旁边沸腾起来,原来一个同伴钓起了一只鳖,大家纷纷过来围观,汪炳泉也凑了过去。“今天咱这运气好呀,难得难得。”他一边帮同伴取下“战果”一边说。

    沿锁澜桥继续向前,身边不断跃过身影,有骑自行车的、有快跑的。跟上两位快速奔跑的跑友,边跑边聊才知道,他们常在这里“环湖跑”,全长十余公里跑下来,大概一个多小时,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愉悦了身心,“环湖跑的人很多”。

    一幅幅画面,被西湖装点,也装点着西湖。有西湖,才杭州,也只有漫步于此,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吧。

世界休闲产业博览会给杭州带来的……

    面对着西湖,与白堤遥相呼应,走进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博物馆,有一股时间的况味。1929年,这里曾是首届西博会工业馆。要找寻现代杭州“世界休闲之都”的印记,这里不得不来。

    如果说西博会是浙江经济走向世界的尝试和通道,那么2006年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以下简称“休博会”)则开启了我国休闲元年。那么,五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两届,即将举行第三届的休博会给杭州带来了什么,给杭州人的休闲生活又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休闲,改变人类生活”、“休闲,提升生活品质”,走过展厅,两届休博会主题十分醒目。西博会(休博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峰告诉记者,休博会的主题是不断深入递进的,第一届主要是让人们了解休闲,为休闲正名。“当时,人们对休闲还存在误解,认为是消极的。我们引进了国外的休闲理念,让人们正确地认识休闲。”

    休博会为何落户杭州?黄峰认为,杭州有休闲文化的传统和土壤,“比如我们方言有个词叫‘小乐惠’,就是舒服、愉快、满足的意思,打个比方,到小饭店吃了一碗面,吃得很满足,就叫‘小乐惠’,是一种生活观和幸福观。”此外,以西博会为例,杭州还有举办博览会的经验。

    休博会选择杭州,更让杭州受益。黄峰举例说,首先是提升了杭州人对休闲的认识,也丰富了杭州人的休闲方式。休博会之后,杭州市制定了打造十大特色产业的计划。“这些产业与休闲产业息息相关,因为杭州的包容性,各大产业很快在杭州落地发展,全面提升了杭州的休闲产业。”

    让老百姓了解休闲,更要让其懂得休闲,在第二届休博会上,杭州休闲产业建设的成果得以全面展示。“在杭州主园区之外,杭州各个区县还设置了分会场,让大家全面体验杭州休闲建设的成果。”黄峰告诉记者,杭州正在打造创新之城,第三届休博会将着力于休闲在智慧城市上的作用。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纪娟丽 李寅峰 编辑:许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