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钱塘湾畔 “一带两城”展宏图
发布时间:2022-08-23   杭州日报

提升“三个人”的幸福,

破题“扩中”“提低”

推进产与城融合,实现现代化和共富“两个先行”,关键在人。也因此,破题“扩中”“提低”,在金承涛看来,钱塘区委首要关注的是“三个人”,即产业工人、大学生和农户。

“现在我的‘钱塘技工分’有210分,等到考取了高级技师证书,肯定会涨不少……”打开“浙里办”,格力电器杭州公司设备部主管李春红,熟练地给同事们展示着一款名为“钱塘技工”的App。自今年5月上线以来,“钱塘技工”的用户已接近2万人,成为产业工人中的热门应用。

作为产业大区,在钱塘生活着超过30万人的产业工人群体。推进共同富裕,让工人群体“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精神富起来”尤为重要。健全就业发展、技能提升、服务保障三大体系,正是钱塘为他们服务的一套“组合拳”。

还是拿“钱塘技工”来说,单身男女可通过它报名参加交友活动;“准爸妈”们可以了解生育登记的办事流程和材料清单;家长可通过“入学早知道”迅速查到学区和相应入学政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多才多艺”,“钱塘技工”应用被评为全省人社系统数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应用和全省数字社会最佳案例,并仍在不断迭代升级。

目光瞄准大学生,钱塘区14所高校有超过25万名师生,每年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正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何让他们了解钱塘、融入钱塘、扎根钱塘?对此,钱塘区发挥钱塘科学城牵头作用,建立一城、双核、多堡、全域的政校企协同格局,推动科研型创新栋梁、精英型创业尖兵、技能型产业骨干“三型共富”。

针对近15万的农村人口,钱塘区以实施“共富加油站”、未来乡村、小麦公园等十类项目为抓手,打好“标准地”“农房租”“市场化”“数字化”改革组合拳,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率先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经营性收入40万元全达标,农民人均收入超5万元……

以产兴城,以城留人。年轻的钱塘区,正面朝大海筑梦“未来”。一幅承载着“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域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目标的现代化共富画卷,正在钱塘的一江两岸全速铺展开来。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万光政 陈玮 孙钥 史俊杰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