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家园”优秀小区——尚农里小区
环卫工人第一时间投入防雪抗冻工作
C 争做改革先行者
89.77%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县乡
“以往类似这种综合性检查,多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战,现在一次检查就能涵盖多个领域,解决了‘多头执法’现象。”
元旦假期,余杭区14支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开展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执法保障工作,共开展“综合查一次”活动21次,执法查处各类案件17起,其中,以镇街名义开展立案查处13件。
2022年,全国唯一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花落浙江,而杭州市也走在改革的前列。全面落实“1+8”行政执法体系,全市共精简执法队伍50支,创新执法编制“县属乡用”模式,执法力量下沉县乡和镇街比例分别达到89.77%、71.78%。全市191个镇街全部挂牌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综合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执法”执法监管全覆盖。
深化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市县两级共建立改革配套制度131项,涵盖队伍建设执法规范、执法协同、执法保障等方面。率先在全省制发《关于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的意见》以及《杭州市行政执法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实施办法》。
加强指挥和法制保障,建立市县两级行政执法协调指挥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法制保障中心;举办2期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培训班,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新划转事项培训200余次,覆盖10000余人次。
开展“综合查一次”,认领省“监管一件事”场景61个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实操演练。制定涵盖5861项的“行政执法事项总目录”,出台《杭州市部门监管与行政执法工作协同实施意见》,依托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构建“审批—监管—处罚—监督评价”全闭环。
D 数字赋能见实效
6.91万市民参与线上城市治理
一天上午8点40分,家住西湖区的沈先生在经过西溪路52号附近时,发现绿化带有一处“小喷泉”,周边路面已形成较多积水。沈先生立刻掏出手机,打开“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拍摄、上传现场照片,并注明了详细地址。
平台在收到沈先生反映的情况后,迅速研判并交办处置单位。经现场核查发现,漏水原因为绿化带内水管阀门损坏。施工人员立即联系水务部门关闭线路阀门,同时进行水管修复工作,于当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完成作业。
从平台接到举报,到问题处置完毕,用时不到2小时。
2022年以来,杭州市城管局抓住数字化改革和住建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首批试点契机,持续增强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的能力,努力打造城市管理数字化改革全国标杆。数字赋能,让市民也参与到了城市管理的工作之中,也大大提升了城管部门的工作效能。
以“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为例,上线运行至今,立案交办58.01万件,已解决57.72万件,参与举报市民累计达6.91万余人,共有726起影响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2535余起重大问题得到妥善处置。
创新管理机制,再造管理流程,数字城管通过一个平台、一种机制、一套标准和两支队伍,采集上报288类问题,日均发现处置问题超过1.5万件,解决率达99.91%。
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远程指挥调度,数字城管和执法人员1分钟接收指令、3分钟响应、5分钟到达现场,专业处置力量10分出动、30分钟到达现场、60分钟处突,形成“监管+执法”闭环。
拓展户外大屏“联网、联播、联控”平台覆盖面,累计接入户外大屏263块,顺利完成疫情防控、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亚运公益宣传、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等保障任务,公益宣传总播放时长达358512小时。
统一接入全市5200多个停车场库资源,实现全市“一个停车场”,并推出“先离场后付费”服务,覆盖81.1万个泊位。通过“停车引导”“邻里停”等应用场景,平均离场时间缩短30秒。首创“便捷泊车”平台,停车方面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30%。
依托全市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平台,通过1645万余条集置点收集数据、23万余条清运线路数据、342万余条处置场所数据、1.16亿余条居民投放点数据,实现“全链条、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管。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