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以前只知道是个轮胎,昨天才知道还做美食……
早上7点以后顾客越来越多
老板和老板娘早上5点开始做烧饼炸油条
昨天凌晨4点,绵绵细雨中,西溪路上的王氏烧饼店,第一炉烧饼和第一锅油条已经出摊了。
这是王氏烧饼入选“米其林”后的第一个早晨。
前天上午,首版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51家餐厅首次进入米其林指南推荐榜单,包括6家一星餐厅、12家必比登推介餐厅和33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
在33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中,网友发现了一个似乎有点格格不入的名字:王氏烧饼。与它同时入选该榜的,还有楼外楼、知味观·味庄、西湖国宾馆紫薇厅、三嚥阁等知名饭店餐厅。
和不少人均消费上千元的高端餐厅同榜,这家位于西溪路60号的小小早餐店,到底为什么会登上这个全球知名的美食榜单?
此时,外面天还黑着,透过路灯光线,可以看到店门的招牌上写着“王氏烧饼,无矾油条”,旁边还有“20年老店,杭州味道”等字样。
凌晨2点半就开门了,店里4个店员正在忙碌,豆浆磨起来,馄饨包起来,面也和起来,然后炸油条、做烧饼。他们和老板就租住在楼上。
这么早做,不怕烧饼油条冷掉吗?店员说,做的第一批油条,基本上都是给附近的饭店送货,“比如四季酒店、世贸君澜,以前还送黄龙饭店,有给员工自己当早饭的,也有作为食材的,像留食餐厅的八宝油条,都是用我们店的。”
“还是那个套餐,拌面不要太熟!”4点半,店里来了第一位顾客,脚还没踏进门,声音已经飘进来了。
这是刚从附近一家KTV下班的小伙,他说的套餐是:一碗小份拌面+一笼小笼包+两个荷包蛋。
其实店里并没有什么套餐,但不少老客喜欢一些固定搭配,“我一个月30天,起码28天都在这个店里吃早饭。”小伙说。
5点,天蒙蒙亮,老板和老板娘来了,一起开始做烧饼、炸油条。
夫妻俩都姓王,老板叫王文武,53岁,妻子王芳娟,比他小3岁。两人都是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上横街村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我家祖辈都是做油条烧饼的,她家开饺子店的。”王文武说,他十七八岁就跟着家人出来卖烧饼油条了,在上海、宁波、苏州等地都做过。
1997年王文武和王芳娟在家乡结婚生子。2003年,一家人来到杭州,开起夫妻小店,就在这个位置,20年没变过。
在店里吃早饭,人均10元就能吃得不错。油条2.5元一根,主打是“不加明矾”,十分松脆;烧饼一个3元,更是排队等待的抢手货。
和别家的主要区别就是,他家的烧饼多了一道工序——在面饼里加了油酥,再裹上猪板油、小葱,最后刷上一层油,烤出来又香又脆,滋滋冒油。
不少顾客赶来打卡
一位顾客从滨江打车赶来,买了30副烧饼油条。
除了烧饼、油条,卖得好的,还有糯米饭团,6元一个,加料另算。粢饭糕也很受欢迎,2.5元一块。其他还有拌面、小馄饨、小笼包、豆浆、豆腐脑等。
过了7点,人越来越多,店里一时坐不下,王芳娟招呼客人到隔壁的一间店面,这里原来是他们的仓库,后来人多了,就在这里也放了桌椅。
76岁的陈大伯,家住在黄龙附近,身体不太好,但每天坐着轮椅,来店里吃早饭。他进门直接把10元钱放桌上,店员秒懂,“小份拌面,加小馄饨,来了!”
王文武说,这个地方太小,也有人让我们开分店,但我们没精力,“这里周边居民都很认可,有满足感。”
他说:“今天下雨,人不算多,周末人比较多,不少是大老远带着孩子赶过来吃,也有浙大教授,还有爬完山的一批人,肯定是要来我店里吃早饭的。”
我问,你们知道米其林吗?王芳娟笑着说:“以前只知道是个轮胎,昨天才知道还做美食的。”
入选米其林后,很多亲友打来电话祝贺,夫妻俩一时蒙了,后来店里来了几个年轻人做了解释。“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入选,挺意外的。”
上榜后,烧饼油条价格会上涨吗?夫妻俩都坚定地表示,不会!“除非食材上涨,那没办法,记得20年前刚开店时,一根油条才卖3毛,一只烧饼才卖4毛。”
夫妻俩几年前在三墩买了套房,平时还是住在店楼上。“赚的都是辛苦钱,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只有过年回家十来天。”
9点半过后,人逐渐少了。王文武说,一般开到中午1点就关门了,之前想试着下午也做,但身体吃不消。
“常年站着做油条,我老婆腰椎间盘突出,站久了不太舒服。”王文武说,儿子25岁,在杭州一家高新电子企业工作,他不会做烧饼油条的,也不会让他接手,太辛苦了!
店门口有棵树,是无患子。“刚开店的时候就在这里了,当时只有现在不到一半粗,以前还嫌它挡我店面,现在看着看着也有感情了,毕竟20年了。”
抬头一看,这棵树已经开花了,而旁边的几棵无患子都还只有绿叶。
“有点像我们的,起得早,开得早。”王芳娟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