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明互鉴 跨越国界 联结心路——记第二届“良渚论坛”
发布时间:2024-11-29   浙江日报

蒹葭苍苍时节,文明之光如约照耀杭州良渚。

一年前,“良渚论坛”初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明使者跨山越海而来,携手勾勒出文明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

一年后,更多的新朋旧友纷至沓来。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中外嘉宾,纵论考古发现,笔谈文学根脉,切磋管弦丝竹,共论“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短短三天,人类文明的百花园借良渚宝地,高朋满座,妙语连珠,吉光片羽,熠熠生辉——

墨西哥考古学家帕特里西娅颇有感触:我们不仅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白简恩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该是宽容、信任、向前看,“也要以尊重传统和差异的方式回头看”。 

……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首届“良渚论坛”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留下嘱托,“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站在五千年的历史文脉之上,再次聆听“良渚论坛”的回响,我们赫然发现在更深入的文化合作,更深刻的艺术探讨和更深邃的文化自觉中,一条直指人类心灵深处、架通异质文明相知相融的“心路”正在交流互鉴中伸向远方。

addb0cced58e58ee9e6305eb4064db76_zjrb2024112900001v02b006.jpg

11月28日,位于杭州余杭区梦栖小镇创新中心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典藏馆于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开馆,是继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之后落户杭州的又一国家级重大文化地标。图为观众在欣赏《千里江山图》高清打样稿。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历史回响,念念不忘

“良渚古城以水为道、水系分隔功能区、核心建筑位于中心,这些规划思想,深刻影响了江南地区晚期城市的规划。”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分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时,在座的考古学家纷纷举起手机拍下了PPT。这是他们参加“良渚论坛”前未曾听闻的案例,却能在其他古文明的实例中找到“同类项”。

5000年前,历史进入了文明诞生的大时代。良渚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篇章。那些曾经的恢弘灿烂大多已不可考,所幸在历史的交汇处,良渚留住了文明的痕迹。

多元文明的心灵相通,往往来自历史的耦合。

直到论坛闭幕,希腊的植物考古学家苏尔塔纳·玛丽亚·瓦拉莫蒂依然对一钵5000年前的炭化稻谷念念不忘,“在希腊发现的最早的稻米源自公元前2世纪,可以说,稻米花了几千年才从中国来到希腊。”她认为,良渚在农业上所展现出的智慧,对于现代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当天,良渚国际考古中心揭牌成立,宣布将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大型遗址考古合作的新模式,构建东西方文明比较研究平台,并建立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

“良渚众多考古发现所采用的技术,许多源自西方。但随着持续深入,中国已逐渐形成独特的考古风格。”王宁远说,该中心的成立不仅将为全球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还会向世界介绍中国特色的考古研究方法,“积极走出去,才能和其他文化展开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互鉴。”

全球化交流互鉴机制,正在生成,这次从良渚出发。

文明是沉淀下来的文化,而文化是活跃着的文明。刚刚给参观良渚博物院的论坛嘉宾们讲解完良渚历史,麦安琪端起了一杯热腾腾的桂圆红枣茶,“我更愿意用中华文化注释中华文化,比如讲良渚水系的时候,我喜欢用江南水乡而不是威尼斯来类比。”这位讲着一口流利汉语的美国姑娘笑说,在良渚博物院做了两年多双语讲解志愿者,接待的国外参观者越来越多,每次她这样类比时,参观者往往会更感兴趣,“为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沟通理解的桥梁,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从良渚到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不仅能展示,也能“入库”。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浙江)落成揭牌。这也是全国首个考古标本库房。

这个紧邻良渚遗产区的考古标本库房,将为世界提供一个观察良渚的新“窗口”,它将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考古标本进行针对性的有效保护。正式投用后,将为“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提供重要硬件支撑。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赵辉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围绕良渚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人们可以对这段历史进行描述,填补这一关键时段的空白,“这也将填补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张彧 唐骏垚 詹丽华 胡金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