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九沙河河道巡查员小朱和往常一样,沿着河边检查河道园路、绿化、河面整洁度。不同的是,她身上多了一个红色腰包,上面印着“应急包”三个字。
打开应急包,里面放着创可贴、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碘伏棉签。“像不像机器猫的神奇口袋?”小朱笑着介绍,这是刚配发的便民应急包,主要为了满足市民突发状况时的应急需求,“九沙河边垂钓点多,市民喜欢来这边钓鱼,平时饭后来散步的人也不少,如果有人突发中暑,我可以立马拿出藿香正气水。”
给河道巡查员配发应急包,是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水设施河道中心和养护单位西湖区市政有限公司,近期在市区20条城市河道试点推出的便民举措,主要涉及九沙河、备塘河2条市管河道及拱墅区、西湖区共18条河道。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水设施河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设置便民应急包主要为了应对河道边一些突发状况,如市民、垂钓者、一线作业人员中暑、摔跤、被蚊虫叮咬等,包内都是应急医药用品,“目前以防暑用品为主,后期会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随时补充。”
为什么不在河道管理房设置便民药箱,而让巡查员随身携带应急包?据悉,河道工作人员除了巡查员,还有一线保洁人员、管理人员,巡查员是在河边行走时间最长,也是最适合“变身”流动便民点的工作人员。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是否扩大应急包配发范围,将根据实际试用效果调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