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肖埠农贸市场(上城区)
以前生意好的时候 一眼望去都是人
现在一个天一个地
“南肖埠农贸市场”曾获得过“杭州市区管理样板农贸市场”的荣誉。
橙调队记者在14:21来到了双菱路155号南肖埠农贸市场,现场顾客有七八人。
在南肖埠农贸市场卖鸡鸭28年的刘大伯说,市场刚开业时他就在了,以前生意好,一年能赚个十来万元,去年下半年开始生意差,现在连摊位费都赚不回来。
60岁的王大姐是安徽人,在南肖埠农贸市场做蔬菜生意也有28年,夫妻两人打理着两个摊铺。王大姐说,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2000元随便做做,现在一天只能做个两三百元。
51岁的柳大姐是衢州龙游人,在南肖埠农贸市场做水产生意15年。柳大姐说,现在的生意和以前比,一个天一个地,以前一天随便做做2000多元,现在一天只能做到七八百元。
50多岁的王大姐是金华兰溪人,在南肖埠农贸市场卖猪肉。王大姐说,现在零卖一天,半头猪都卖不出去,加上自己服务的单位和饭店,一天差不多只能卖一头猪,“以前一眼望去都是人,从下午三点做到下午四五点,能再卖一头猪,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四五头猪”。
南肖埠农贸市场由景芳经济股份合作社负责管理运营,共1200平方米,66个摊铺,闲置率有30%,自1997年运营至今,28年租金从未涨过,7年前,经合社花了200万元重新装修过。
负责人方经理说,沿街小菜场太多了,分布在庆春东路、太平门直街和凯旋路这一带,至少有一二十家,这还不包括开在小区里面的菜店,现在的客流只有以前的1/3,以前一天有300多人,现在一天只有百来人。
方经理说:“农贸市场生意不好,这里的商户主要送货渠道还是长期维护的单位和饭店,大部分情况都是老婆在这里守摊位,老公必须另打一份工。景芳股份经济合作社也想过把农贸市场关停,但是因为还有40多家摊主在,没法关停。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年轻人不肯来,卖菜的摊主也都是年纪大的,新的经营模式也不太会,当前的这种竞争环境只会越来越难。”
橙调队将持续关注
传统农贸市场如何焕发新生
当前,农贸市场的功能日益减弱,传统的卖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了吗?居民买菜都去了哪里?传统农贸市场是否还有生存空间?如果要改造升级,方向在哪里?橙调队将持续关注农贸市场的未来提升与发展,探索如何让这一民生设施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