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创造极致沉浸式体验,“当红齐天”带来的《量子冲突》VR空间让“大朋友们”享受对战乐趣。
本届数贸会首次将文化“新三样”作为独立展区主题进行集中展示。
短剧展台的洽谈声、网文签售会的热烈掌声和游戏区的欢呼声……丝丝缕缕交织在一起,成为第四届数贸会数字文娱馆内鲜活跳动的每一天。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海外用户规模超3.5亿;全球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150亿美元,中国微短剧份额占八成以上;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实现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9%……
本届数贸会首次将包括网文、网剧、网游在内的文化“新三样”作为独立展区主题进行集中展示。来到这里,你就会知道文化“新三样”凭什么突飞猛进,踏浪出海。
AI,为“华流”出海领航
9月28日早上9点多,大会展中心数字文娱馆内蜿蜒的队伍里既有扎着马尾的“10后”孩子趁秋假赴约,也有从《芈月传》“入坑”的中年人,著名作家、编剧蒋胜男的长篇小说《天圣令》签售会就在互动区进行。网络文学“圈粉”了不同年龄段、各个行业的人。
签售台上,蒋胜男握着钢笔的手几乎停不下来,不时与读者进行小声互动。待现场人流稍缓,蒋胜男才腾出时间和记者聊聊创作与行业变化,话题自然而然落到了AI上。
“写《天圣令》时最头疼的就是史料匮乏,说实话,AI目前还做不到清晰分辨史料真伪,是正史还是野史,有没有篡改的痕迹,这步必须自己沉下心扎进去研究……”她顿了顿:“但AI的助力也是实打实的,尤其在作品出海、影视化等方面都帮了大忙!”
蒋胜男拿自己的作品举例,几年前,由小说《芈月传》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在网络上热度极高,总播放量超300亿次,但要出海就面临不少问题。
“拿最基础的翻译来说,出海得请专业团队来负责不同国家的翻译工作,前前后后要磨很久,现在不一样了,AI发展到甚至能让国外网友点开就看,传播效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以后‘华流’出海会越来越顺。”蒋胜男的言语中满是赞叹。
她认为,AI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作品出海,还渗透到创作与影视化全链条:“AI可以自动转化可视化分镜图,可以减少实体场景租赁、搭建费用,对中腰部作品帮助特别大,尤其是短剧领域,成本大大下降。大家能把更多心思花在打磨故事上,这两年明显感觉到行业里的好内容在‘爆发式增长’。”
离签售区不远,国内微短剧头部品牌容量短剧的展台前,也围了不少观众。“《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这部短剧我刷到过预告片,科技感好强,你们怎么拍的?”一位路过的观众忍不住发问。工作人员笑着解释:“大家看这个月球基地的镜头,其实是AIGC技术和实景结合做的,既省了成本,沉浸感还强。”这部10月上线的航天科普剧已经被不少家长提前“锁定”为“育儿科普素材库”。
技术对内容创作的革新不止于此,杭州容量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周莹莹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短剧AI自动化投放系统,即使在夜间,系统也能在欧美活跃时区自动优化投放;本土化AI翻译系统通过“AI+人工校验”,效率提升50%的同时成本降低30%。
展台前既有“看热闹”的也有“求合作”的。连云港一街道负责人苏女士在循环播放的屏幕前站了许久——《水韵风情梦塘栖》《临平,向幸福出发》这类“短剧+文旅”的形式正是她此行要找的合作方向。
“你们可以负责编剧、拍摄各个环节对吗?是不是只要我把想法告诉你们,你们就能执行好?”一番详细询问后,苏女士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联系方式和宣传手册,转头跟记者感慨:“我们街道想通过短剧合作,把街区形象好好展示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
跳出浅层融合、定制化赋能区域发展的实践在容量短剧已经取得不小成绩,周莹莹认为,短剧并不是简单植入,而是要让当地文化成为推动剧情的核心。
“除了国内做文旅短剧、版权合作的接洽,这两天海外发行、支付结算这类的洽谈也没断过。”周莹莹透露,目前容量短剧已上线3000多部译制剧,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只网文和网剧,文化“新三样”中的游戏在数贸会上也是“人气担当”,腾讯出品的《三角洲行动》、电魂推出的《梦三国 2》及网易运营的《星绘友晴天》体验区都是国内外游戏迷们的聚集地。玩家们指尖翻飞、不时交流操作技巧,和签售会的读者、短剧展台的观众一样,成了数贸会上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参与者”。
“我们的《野蛮人大作战2》已经在中国大陆全平台公测,根据战略规划,下一步将在海外地区推进测试和发行工作。”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跨越国界,成为引发全球共鸣的文化符号
第四届数贸会数字文娱展区,处处是数字文化的鲜活切片:容量短剧、九州文化等带来小说片段展演,电竞杭州展示智能装备,中国网络作家村陈列网文佳作;展区内,中国数字IP、AIGC、XR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集中呈现。
这些数贸会现场亮点,恰是全国文化“新三样”出海热潮的微观缩影。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佩指出:“在数字技术深度发展的推动下,文化‘新三样’出海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AI将从翻译、创作工具升级为全链路生产力。”数据印证增长潜力——预计2027年,网络文学出海作品总量将破100万部,网剧海外收入有望达100亿美元,游戏出海收入将超250亿美元。
面对这一增长空间,杭州正以清晰路径抢占机遇,在全国版图中锚定文化“新三样”出海先行区核心位置,构建起“内容深耕、渠道贯通、生态完善”的三维发展坐标系。
内容创作端,杭州走出“中国基因+世界表达”的特色之路。华策影视《国色芳华》聚焦盛唐美学,开播即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魂网络自营出海的《野蛮人大作战》,已经成功吸引南美、北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海量全球玩家。正如杭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卫菁所言,杭州在网剧、网文、网游领域具备显著先发优势。
渠道建设上,杭州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关键跨越——唯有掌握自主可控平台与强大发行网络,优质内容才能突破传播桎梏。不久前,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AI生产实验车间运营中心开园,搭建起覆盖创作、制作、发行的全链条平台;华策影视多年深耕海外,构建“华剧场”宣发矩阵,累计输出超15万小时作品,海外订阅用户达4500万;杭州九样文化传媒则借数字化营销,将剧集送入全球主流媒体视野。
生态完善层面,“杭州打法”既有政策支撑,也有平台落地。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例,日前,该区文创发展中心主任龚翔宣布设立5亿元“文化新三样发展专项基金”,同步发布改革10条与40条政策(征求意见稿),通过引导“投早”“投小”“投原创”,加大对优质“文化+科技”企业及数字内容研发、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的扶持;平台方面,中国网络作家村汇聚350余位顶尖作家,咪咕数媒等平台坐拥60万部小说库、培育超20万名创作者,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截至2025年,杭州已有12家企业、6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名单,数量居全省首位,覆盖IP孵化、版权交易、衍生开发全链条。
“下一步,杭州要做强数字文化出海基地,借力数字技术与数字贸易支持‘新三样’境外发行,全力打造出海先行区。”陈卫菁在数贸会成果发布会上的表态,明确了这个新领域的进阶方向。
从数贸会的现场展示,到全球文化市场的竞技赛场,杭州的文化“新三样”出海故事,正书写着数字时代文化交流的新范式。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坐标系上,更多承载“中国风”的数字内容,正借数字浪潮跨越国界,成为引发全球共鸣的文化符号。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