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据紫金山天文台消息,今天(10月23日)11时50分56秒,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通常意味着进入了深秋,冷空气南下也会越来越频繁。
今年的秋天虽然严重迟到,但在赶进度这件事上,工作态度还是很认真的。自10月19日入秋以来才五天,就赶上了往年的步伐。昨天,杭州主城区早上最低气温仅为13.6℃,再度刷新今年下半年来新低。市气象台预计今早最低气温也只有14℃,好在太阳回归,白天最高气温终于将再次重回20℃。
这里天气小姐姐还要提醒大家,北风还要再刮上两天,省气象台预计今天一直到明天,我省内陆仍有5-7级偏北阵风,沿海地区、江河湖面和高山区局部还有8-10级偏北阵风。“风寒效应”下,体感会更冷。
昼夜温差将逐渐增大到9-10℃
一听“霜降”,有小伙伴可能会误以为要“降霜”了,并不是哦。古人说的“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霜降”即意味着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天气也非常应景了。目前看,接下来一周,杭州的昼夜温差将逐渐增大到9-10℃。具体来说,早晨的气温将降至12℃,比昨天更低;午后的最高气温将会回升到20℃。届时 “早晚寒凉、午后温暖” 的特点会很明显。
所以,一个重要的问题来了, 今天杭州人适合穿什么出门?
除了“洋葱式”穿搭大法之外,大家还可以试试简单粗暴的“长袖单衣+羽绒服”穿搭,有研究发现,羽绒服里穿薄点才暖和,因为静止的空气实际上比羽绒、羊毛、棉等天然纤维的热导率都低。早上穿着保暖又防风,等中午天气变热,直接脱掉羽绒服就行。老人和小孩还可以加顶帽子,以防寒风。
地球已突破首个气候临界点
随着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大江南北都提前感受到了常年11月甚至12月的寒凉,多地气温频创下半年来新低(比如我们杭州)。不只北方人套上了羽绒服,南方人也手忙脚乱地翻出了尘封已久的羽绒服。
气象数据显示,10月上中旬,南方偏暖明显,然而未来10天,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3℃,其中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黄淮东部、江汉、江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4℃至5℃。不止气温,今年的秋雨也不走寻常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正变得越来越多,天气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于10月发布的《全球临界点报告2025》显示,地球上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暖水珊瑚礁,已成为全球首个被确认突破气候临界点的地球系统。
气候“临界点”的概念是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指的是地球系统中的关键门槛。在气候系统中,一旦触发“临界点”,将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加速全球气候恶化。即使之后大气温度下降,原有状态也难以恢复。
报告警告称,如果不迅速控制温室气体,未来10年内全球气温将达到上升1.5℃的上限。这使世界处于风险不断升级、更多临界点被跨越的危险地带。科学家认为,此后地球系统将不再是线性响应人类活动,而会突然发生结构性跳变,比如冰盖坍塌、雨林枯死、洋流停摆。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