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政协“智汇乡村”委员工作室邀请“阿美的幸福客厅”走进区政协实践中心瓶窑分中心,为西部五镇的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的暖心对话。
杭州市政协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吴持瑛,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新闻部主任赵敏,余杭区政协委员、瓶窑中学高级教师张建群,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宣教科副科长潘层林等出席活动。区政协委员忻皓主持活动。
没有严肃的会场,只有围坐交流的客厅氛围。活动特邀“阿美的幸福客厅”主理人、浙江大学徐琴美教授担任主讲,她用“尊重、信任、倾听、协商四个关键词,为家长们揭开了构建健康亲子关系的秘诀。
“心理困扰并非城市的专利,乡村家庭同样面临情绪的挑战。”徐教授的话拉近了与在场家长的距离。她分享道,尊重是理解孩子的情绪,不强迫他们开口;信任是相信孩子内在成长的力量,允许他们试错;倾听,其本身就是一种疗愈,要为孩子创造可以自由表达的安全空间。而协商,是家庭成员在平等基础上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尤其在隔代育儿中要维护父母的教育主体性。
随后的互动环节瞬间点燃了现场。一位妈妈坦言辅导作业时总会情绪失控,徐教授给出了一个实用小妙招:“当你感到快要爆发时,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妈妈需要冷静一下’,然后主动离开现场几分钟。”她强调,情绪无需压抑,重要的是承认它,为理性回应留出空间。
一位奶奶提到孙子遇事容易退缩,徐教授则送上了“心理韧性”的培养良方:允许孩子在安全环境中试错,批评时对事不对人。
还有年轻妈妈倾诉着隔代教育的理念冲突,徐教授建议“角色不越位,沟通不缺位”,可以通过家庭会议来协商,共同维护教育的一致性。
作为长期身处教学一线的瓶窑中学教师,张建群委员在会后采访补充道:“尤其在初高中阶段,亲子沟通更需要智慧和耐心。家长要从‘管理者’转变为‘陪伴者’,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理解,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些真实的困惑与专业的解答,引起了在场家长的深深共鸣。活动现场,点头、会心微笑成为最频繁的互动。
“养育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父母与孩子共同的修行。”徐琴美教授总结道,家长自身的情绪稳定和行为示范,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这间开在政协实践中心的“幸福客厅”,成功地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化为了家长触手可及的日常智慧。它不仅搭建了一座通往专家资源的桥梁,更用情感的联结,为构建更具韧性的乡村家庭生态,提供了一份温暖而有力的支持。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