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到“村”:一场共富路上的对话
青山不语,见证着城乡发展的脉动;流水有声,诉说着共同富裕的愿景。多年来,杭州以“千万工程”为笔,以城乡融合为墨,在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考卷上奋笔疾书。
当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静谧在新时代相遇,如何让发展的阳光雨露滋润每一片土地?昨日,由市委办公厅主办的2025年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聚焦“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开启了一场关于城乡共富的深度对话。
强城之问
县城如何从“跟跑”到“领跑”?
县城和中心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既是县域经济的主战场,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一县一个百亿级产业”的蓝图,正在杭州西部化为生动实践。
然而,现场大屏幕亮出的一组数据引发了大家深思:“2024年,富阳(73.4%)、桐庐(72%)、临安(62.7%)、建德(55.0%)、淳安(54.3%)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市84.8%和全省75.5%。”有市人大代表指出,“这反映的是西部山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强城不仅要强某个产业,更要强功能、强集聚,最终‘强一片’。”
对此,市发改委负责人回应:“下一步我们将培养壮大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引导有条件的城区把产业的生产环节引导布局分散到各地中,并重点关注服务品质提升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让人们‘留得住、过得好’。”
“项目建成后收益分成机制不明确”“乡村特色优势不明显”——面对现场提出的西部山区组团发展中的痛点,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当即表示:“我们将以组织联建、产业联心、设施联通、运营联合、共富联手等方式,做到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确保每个项目都能真正带动农民增收。”
“强城不是简单的造城,而是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浙江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伟光点评,“杭州西部发展要在城镇产业能级上、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品牌建设上、人才的引育留用上持续下功夫,才能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兴村之策
农产品如何从“土货”变“尖货”?
建德的草莓大棚里,红艳的果实挂满枝头;临安的农家作坊中,山核桃正在被打包装箱;淳安的传统手工艺正焕发新生机……这些散落在杭州西部山区的“珍珠”,正等待被串成一条璀璨的“共富项链”。
“我们的草莓品质很好,但总是卖不出好价钱。”建德市大同镇丰畈村党支部书记的困惑,道出了许多农村带头人的心声。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西部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东部的73.3%,差距正在缩小,但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依然突出。
“我们正帮助农户拓宽售卖渠道,插上电商的‘翅膀’。”建德市负责人现场开出“药方”:建德今年将建成长三角蛋品交易市场,通过专业市场的建设,强化土特产定价权,并打响区域公共品牌,更好赋能土特产。
针对“共富工坊”建设,社会观察员也带来了他的建议:“‘共富工坊’要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强化产业链重组,促进城市产业向乡村延伸,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展销平台,实现增质增效。”
融合之钥
公共服务如何从“有”到“优”?
“强城”托举乡村飞得更高,“兴村”反哺城市走得更远,而“融合”才能打通城乡制度壁垒的“任督二脉”。破除要素制约,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是做好“融合”文章的关键所在。
现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西部区、县(市)14个公共服务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85.24%;特困集中供养机构从64家优化至14家;7家养老机构完成改造提升,5家正在施工;26287人次申请了养育照护券,发放补助资金268万元。
然而,美好画卷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笔触。短片显示,部分山区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闲置,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偏远自然村老人就医、孩子上学依然面临“出行难”;村卫生室药品配备不全,村民小病也要往县城跑。“我们在观察中发现,现在西部山区基层医疗队伍后继无人,60岁以上医生占比极高。”社会观察员的担忧,道出了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我们会对提到的污水处理设施问题即查即改,并对同类问题尽可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组织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延伸覆盖工程。”市建委负责人同时承诺,将强化设施运维的监管,对西部山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对于“出行难”这个老大难问题,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拿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在‘十五五’规划中初步安排了730公里的农村公路新建扩建,接下来将和属地一起落实,让山区群众出门有路、上路有车。”市卫健委负责人则针对基层医疗短板表示:“我们正在推进县乡村一体化改革,在薪酬、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政策性的倾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城不强则乡村难兴,村不兴则融合无根,唯有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方能让共同富裕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此次关于城乡发展的深度对话,是民意的一次汇聚,智慧的一次碰撞,更是信任的一次构建。通过“1+7+N”民意互动平台,市民的呼声得以倾听;以“公述民评”这一活动,社会各界的智慧得以交融。在这里,“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从理念走向实践,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向,共同探寻城乡共富的最优路径。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