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运河边响起百年秦腔 《昭君行》勾起“新杭州人”乡愁
发布时间:2025-10-31   杭州日报

10月29日晚,杭州运河大剧院内掌声如潮、喝彩不断,随着秦腔《昭君行》的余韵,“2025西部文化东部行|西演·西安易俗社原创剧目巡回演出”圆满收官。

此次巡演,西安易俗社先后为杭州观众献上了《三滴血》和《昭君行》两个剧目。前者有着“秦腔活化石”之称,承载百年梨园底蕴;后者被誉为“时代新标杆”,彰显当代艺术活力,两部剧堪称秦腔的“双子星”。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当《三滴血》的经典唱段在运河大剧院响起,不少从西北来杭打拼的“新杭州人”红了眼眶。这部1918年首演的百年剧目,印证了经典艺术的魅力。72岁的老戏迷陈大爷激动地说:“盼了多少年,终于在运河边听到了最地道的西北声韵。”该剧生旦净丑各行当齐全,“两造讲的都有理”的桥段引发现场阵阵笑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深刻立意跨越百年仍让人警醒。落幕时,观众全体起立鼓掌。

《昭君行》开演前1小时,运河大剧院前厅已是热闹非凡。来自湖北兴山(昭君故里)的演员跳起灵动的土家族舞蹈;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艺人奏响悠扬的马头琴;更有西安易俗社带来的汉风古韵表演,三地特色歌舞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拍照。演出中,大屏上呈现的“长安宫阙”“大漠戈壁”场景与剧场外的运河夜景遥相呼应,昭君从“和亲使者”到“文明互鉴者”的形象重塑,让现场观众深刻体会了“各民族命运与共”的主题。

线下火爆,线上也热闹。两场演出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单场直播观看人次突破50万,累计互动评论点赞超300万条。观众热情互动:陕西网友留言“在杭州听到家乡戏,泪目,太想家了”;浙江网友点赞“秦腔彻底颠覆我的认知,《三滴血》的故事有趣又有深度,《昭君行》的舞台效果堪比电影大片”。

10月30日上午,“西安易俗社浙江巡演成果与文化合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来自陕西、浙江、湖北、内蒙古的专家学者、戏曲院团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多地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推动形成“南北联动、多省协同”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姜雄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