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轴线效果图
10月28日,余杭区委城市工作会议暨城市新中心中轴线创新发展大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
余杭是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经过两年建设,一条具有未来感、国际范、创新味、年轻化的世界级城市中轴线加速成形——
阿里未科中心、字节跳动华东中心等总部项目投用,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余杭文化艺术中心全面开工,浙江省音乐厅落位,杭州银泰中心“亮相”……
中轴线所在的杭州未来科技城,自2011年挂牌以来,抓住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数字经济等时代机遇,成长为浙江经济、科创、人才高地,2024年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余杭全力打造的这条2.5公里长的中轴线,是杭州未来科技城迎来的又一个时代机遇。

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效果图
此心安处
第一个时代机遇,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诗意栖居”。
一座城市的活力,来自于产业的集聚、创新的涌动、人才的汇聚。如何让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扎根、让人民幸福感提升?
今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明了方向:现代化人民城市。对余杭和杭州未来科技城来说,首先要破题的,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这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2021年余杭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杭州未来科技城从原先的产业集聚区,摇身一变为余杭区的行政、经济、科创中心。
“这几年,未来科技城城市面貌变化太大了!”日常采访中,企业家、人才频频感叹,这里的医疗、教育、交通、商业等公共服务有了质的提升。
而中轴线上布局的一个个公共配套项目,让人才和老百姓看到了更美好的、触手可及的未来,是理想中的“此心安处”。
例如,位于中轴线南端的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已全面开工。除了对标国际标准的硬件设施,该中心内音乐厅已明确为浙江省音乐厅,浙江交响乐团也将入驻。
浙江交响乐团团长郭义江说,通过引入国内外优质演艺资源,构建集创作、展演、教育于一体的国际级文化枢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世界级文化盛宴,实现文化惠民。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
此外,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将于2027年正式投用,6万座专业足球场能承办国际顶级赛事和各类演唱会;
建设中的未来城市客厅则涵盖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
还有面积超240亩的杭州未来公园(一期),将成为余杭版“中央公园”……
随着这些公共配套项目陆续建成投用,位于中轴线南端、作为中轴线五大功能区块之一的国际滨水文化区,也将在2028年底前实现整体形象精彩呈现。
再过不久,“顶级”公共配套和服务的陆续建成、落地,也将成为又一个吸引人才到余杭、到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引爆点”。

浙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启动的首台离心机主机“CHIEF1300”
能级跃升
第二个时代机遇,是城市综合能级的大幅跃升。
2022年,余杭启动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2024年,国务院批复《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城西科创中心被列为杭州三大全球公共中心之一。
能级的跃升,一在国际知名度的提升。
纵观全球,不论是巴黎、柏林、东京等国外大都市,还是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大城市,其中轴线均是城市的封面和名片,具有全球知名度。
这几年,杭州以创新活力之城打响全球知名度。今年初,包括强脑科技在内的一批科技新锐企业出圈,让全球更多人了解了这座城市蕴含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余杭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纵深推进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在余杭,看见未来中国”不断深入人心。
中轴线从规划之日就具有国际视野。经过14个国家的44支团队角逐的国际竞赛,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的方案脱颖而出。
能级的跃升,二在链接能力的提升。
杭州西站开通运营,提升了杭州未来科技城链接全国的能力:通达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146个地级市,形成“1小时到上海、4个半小时到北京、6个半小时到香港”的高效交通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沿着轨道自由流动。
中轴线的开发建设,将提升杭州未来科技城链接全球的能力:对标国际标准建设、运营的公共配套项目,将引进国际赛事、音乐节、艺术论坛等;落地的全球化运营的企业,也将拓宽在创新、市场等领域通达全球的渠道。
“以前我们出国招商,提到阿里巴巴大家才知道杭州、余杭在哪里。今年感受很明显,我们说杭州新中心,客商已有一定的概念。”杭州未来科技城一位招商工作人员说。
28日,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轴线招商推介会,就吸引了高力国际等全球知名企业。
正因此,杭州未来科技城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中轴线开发建设巨大带动作用,沿轴布局、应轴聚才、倚轴兴城,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扛起主平台担当。
开放生态
第三个时代机遇,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理念下,杭州未来科技城用十余年时间构建了一片“科创森林”。仅在中轴线上,就集聚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字节跳动、vivo、钉钉等全球布局的科技企业。
透过“科创森林”,去观察杭州未来科技城这些年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底层核心逻辑之一,是构筑开放的创新生态。
15年前,海创园成立,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0年前,余杭塘河边崛起的梦想小镇,成为全球青年“梦想中创业的地方”……如今,中轴线的开发建设,更是这种开放生态的最新实践。
从中轴线本身来说,布局其上的文体设施、商业中心、科创园等载体不同于传统办公楼宇,其开放的空间设计和休闲环境,为年轻科技人才创造了促进交流创新的工作氛围。“很多创新不是在办公室里完成的,而是在互相的交流聊天分享中完成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轴线开发建设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从场景开放来说,依托余杭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中轴线在建设、运营中将开放各类城市应用场景,让科技企业的产品能够在这里率先落地应用,既为人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等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服务,为城市治理提供智慧化的能力,也能成为未来产业的“试验田”和“首秀场”。
就在上个月,余杭携手阿里巴巴在中轴线上启动“模域空间”,即“聚焦垂直领域的AI大模型创新开发空间”,重点围绕算力、数据、模型及智能体、智能终端及应用四条细分赛道,打造AI产业新生态。
人工智能是余杭未来产业体系的核心。正如灵伴科技创始人兼CEO祝铭明所说,这条中轴线不仅是杭州的城市新中心,更将是中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我们愿与余杭区一同,继续做仰望星空的梦想家,以科技之力探索未知;更要做脚踏实地的建设者,将创新的成果扎根在这片热土。”他说,将为余杭和杭州未来科技城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贡献全部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