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绿道健走,公园漫步|这场专委会视察体验感十足!
发布时间:2025-10-31   余杭政协

10月30日上午,余杭区政协举办“绿融诗意里”专委会视察协商会。区政协副主席郭青岭与区政协城建委、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委员们一道,将目光聚焦于全区的绿道与公园建设,共同为提升城市品质出谋划策。

前期,区政协城建委组织了“沉浸式”的会前体验。委员们化身城市漫步者,先后来到运河文化带绿道和未来科技城绿道,沿河而行,感受水韵悠然;在高楼环抱中,体验自然意趣与城市活力的无缝交融。

此外,委员们的脚步还深入八方城文体公园、通济公园、创景路街头公园、海创未来人才公园、玉湖公园等多处城市“绿洲”,细致观察每一处公园的主题特色、空间利用和日常运营。这些走出来的“一线体会”,为后续的建言献策积累了最真实、鲜活的一手素材。

协商会上,区住建局详细汇报了《余杭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3-2035)》以及全区公园绿道建设推进情况等。委员们结合日常观察与前期实地体验围绕主题踊跃建言。

张丽莉:余杭区绿地公园基础比较薄弱,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区域,亟需加快规划建设步伐,并在公园中重视儿童设施的配套完善。

汪爱娟:目前区内公园数量偏少,特色鲜明的不多。建议建设非标儿童游乐场替代传统塑料设施,为长者设置桌游区域,增设盲文导览与AED急救设备,并融入本土文化,打造诗词长廊、公益广告墙与民俗展示点等。

季晔:建议提升儿童游玩设施品质,增设老年人纳凉场所,如长廊、凉亭并配备电扇等设施。结合当地文化名人,设置雕塑与展示牌。同时,应关注运维成本,探索小公园通过停车收费等方式实现运维闭环。

谷琦:公园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周边居民需求,为儿童、青少年、未婚青年、老年人等群体打造适配空间,尤其要提升儿童游乐设施的数量、规模,并重视安全、质量与后期运维。

陈宁:需明确公园绿道维护单位,加强对安全与质量问题的监管。

俞聪:余杭绿地公园分布不均,东部人多绿少,西部人少绿多。建议合理规划建设,重点在东部补齐短板,同时开放园区、学校等场所设施资源,快速见效。串联已有绿道,构建环状网络。

侯红生:建议设立线上问题反馈平台,对反馈问题的市民给予一定激励,并及时维护修补。

王玉坤:绿道设计应充分考虑残障人士需求。打造公园绿道品牌,建设标杆性城市与乡村绿道。延伸城市功能,确保绿道畅通连贯,实现在地活化。

倪大炜:应强化统筹规划,将余杭整体打造成一座大花园。着力建设一批地标性公园绿道,涵盖城市、郊野、生物多样性、文化、水上及康养等多种类型。并做到建管并重,确保长效运营。

郭青岭指出,当前全国城市正处于转型提质的关键阶段,余杭在公园绿地建设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此次视察选题精准、恰逢其时,委员们的建议中肯务实。她对区住建局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强调以下三点:

一是强化系统规划,在“优布局”上再深化。进一步厘清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湿地特色,贯通水系绿道,构建完整体系,打造具有余杭辨识度的特色品牌。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在“提品质”上求突破。提升儿童设施质量,引入科技元素,完善无障碍设施,由区住建局牵头探索维护管理新模式,在玉湖公园运营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运营水平。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在“扩影响”上做文章。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凝聚社会共识,持续提升余杭公园绿道知名度与影响力。

来源:余杭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