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案例出炉 良渚文化大走廊入选
发布时间:2025-11-06   杭州日报

昨日,2025年“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年会暨“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案例发布会在良渚国际研学中心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机构及亚太地区的近百位遗产保护专家、实践者齐聚一堂,深度探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路径。

会上,“良渚文化大走廊:融合遗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项目从亚太地区众多候选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繁荣与生计”优秀案例国际奖项。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良渚近年来探索大遗址保护成果的肯定,更标志着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实践模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世界遗产保护的新阶段,如何在守护遗产本体的同时,让保护成果惠及更广的区域与人民?良渚以“文化大走廊”的创新实践作出回应。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叶维军介绍,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项目规划了“核心-重点-关联”三层空间格局,重点区域达634平方公里,有机串联了5000多年良渚文化、2000多年运河文化、1000多年径山文化等多元文化瑰宝,将“廊道式”发展模式首次应用于文化领域,努力打破区划界限,打造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走廊”。

2023年底,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正式成立。两年来,良渚文化大走廊滚动实施两期“十大工程”,良渚博物院二期、良渚客厅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以四季主题谋划“渚多好戏”年度文旅活动,根据沿线镇街特色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依托全省唯一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以及良渚5000+艺创园、梦栖小镇等核心载体,已成功招引落地74个“文化+”项目……“我们跳出了‘就遗址保遗址’的思维定式,积极推动文化要素跨区域流动与深度融合,实现从‘一域保护’到‘廊道共生’的转变。”叶维军说。

良渚文化大走廊的创新实践,深度契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发展能力、经济繁荣、社会协调、文化传承等多维度的“可持续”创新,为文化遗产赋能繁荣与生计贡献了“良渚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邵甬对这一案例给予高度评价:“良渚文化大走廊成功展示了如何将世界遗产保护深度融入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它在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取得了卓越平衡,通过创造就业、提升收入、改善民生等具体路径,为亚太地区同类遗产地的管理保护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沈维 余杭微融圈 张晓欣 徐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