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创意村和人才培训中心在钱塘区江东村启用。
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情节紧凑、内容刺激、表演夸张,微短剧的出现,满足了当代人对看剧“爽感”的需求。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微短剧产业总规模突破500亿元,首次超越全年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将增至634.3亿元。当前,我国网络视听用户已达10.74亿。
如今,微短剧正逐步成长为继院线电影、电视剧之后,中国视听内容消费的新高地。同时,行业也面临着内容同质化、精品供给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如何解决?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罗建辉认为,钱塘区启动的“微短剧创意村+人才培训中心”模式,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对症之策”。这是推动我国微短剧行业从“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跨越的关键一步,对深化网络视听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时代文化产业新动能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整合分散力量、集聚零散资源、搭建人才体系,为钱塘区打造“微短剧产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可为全国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钱塘经验”。
每年9月,江东村约10万平方米的“稻田画”都会迎来稻浪翻涌的景象,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点缀田间,与翻涌的稻浪相映成景。创意村就坐落于江东村,以五工段直河生态带为轴心,共规划20幢建筑,既有初创孵化片场,又配齐服务与休闲空间。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创意村为何落地钱塘区?
目前,钱塘区正在打造“全国微短剧产业第一区”的目标,全国十大微短剧头部企业中,已有6家落户钱塘区,累计集聚上下游企业70余家。
“钱塘区拥有微短剧产业创新发展所必需的养分。”在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看来,钱塘区已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
1.政策与服务保障层面,区级专项支持政策协同审查分中心与版权保护服务中心,提供从内容审核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链条保障。
2.产业基础层面,聚集九州文化、掌玩科技、麦芽传媒、海鱼星空等微短剧企业,爆款率超50%。
3.人才培育层面,钱塘区坐拥全省最大高教园区,拥有14所高校与25万师生,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形成从创作、拍摄制作到发行分发的完整产业生态。
此外,金沙湖大剧院等区内优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配套加持,进一步优化了区域文化氛围。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创意村开村后,将常态化举办研讨会、创意沙龙、剧本大赛、创作培训营等各类活动及各项日常培训。
“杭州是创意的天堂。”创意村村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冷凇说,未来,将全力把创意村打造成“有质感的创意村落、育梦想的人才中心、能远航的融合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文活力与创新动能。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