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城市阳台渡埠迎来第一波市民
发布时间:2025-11-19   每日商报

市民表示:乘坐体验不错 建议可在码头增加挡风装置

每日商报讯 近日,杭州最引人关注的话题莫过于钱江三桥的封闭施工。伴随这一变化,多种替代出行方案陆续推出——无论是地铁2号线与7号线的加密运营,还是正式启动的免费过江轮渡,都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

这些措施效果如何?市民的第一手体验又怎样?昨天上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一探究竟。

地铁二、七号线加密 缓解早高峰压力

为应对钱江三桥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保障市民顺利过江,杭州地铁从昨天起正式优化了2号线与7号线的早高峰行车间隔,进一步提升过江运能。

此次2、7号线运能提升主要围绕往主城区过江方向。2号线早高峰朝阳往良渚方向平均行车间隔由2分50秒缩短到2分35秒,运能提升约10%。7号线早高峰江东二路往吴山广场方向平均行车间隔由5分30秒缩短到5分钟,运能提升约9%。

“2号线进城方向的每列车之间缩短15秒,也就是说,每小时可以多开2列车。按照2号线载客能力来计算,早高峰每小时多运3000人。7号线进城方向每列车缩短30秒,每小时多开1趟车,每小时可多运2000人。”杭州地铁行车管理工程师石敏莲介绍。

对于为何未调整4号线、19号线等其他过江线路,石敏莲解释,目前这些线路运力尚有余量,但地铁方面已准备备用列车以应对突发客流,并将持续监测客流变化实时调整。

此外,石敏莲也提醒,由于增开了列车,早高峰时段2号线、7号线的到站列车的到站和驶离时间会有微小变动,但首末班车时间不变,建议乘客提前规划出行。市民朋友也可以通过“杭州地铁APP”的“到站提醒”实时查询列车计划到站时间,精准安排通勤。

乘客们的感受如何?昨天,记者也了解了一番。

上午8点30分,记者来到2号线的武林门站,恰逢早高峰,车站里站了不少候车的乘客。8时32分,第一趟往良渚方向的地铁驶入车站,而在8点35分时,第二班车已经停在了站点里。

“有感觉今天好像车空了一些。”从钱江路站上车的市民路先生如此说道。作为一个天天赶地铁上班的“白领”,尽管他不需要搭乘2号线过江,但还是戏称自己同样享受了福利。车厢里的另一位女士也表示,“今天虽然人还是很多,但感觉用时确实比之前少了几分钟。”

不少人打卡免费轮渡 有市民建议增加挡风装置

除了地铁的调整外,江面上新开通的免费轮渡同样成为关注热点。作为钱江三桥施工期间的补充交通方式,钱塘江轮渡目前配备3艘渡船,每艘可载50辆非机动车,运营时间为每日6:30至18:30,日均最大运力约2000辆。早晚高峰时段每15分钟一班,平峰时段每30分钟一班。

早上9时许,虽然避开了最高峰,但在城市阳台渡埠登船时,还是有不少人在船上候着了。自码头向船上望去,最前方屏幕里持续播放着应急安全措施,而在轮渡中央,规整停着的非机动车,让这艘不小的船显得满满当当格外热闹。安全员小王一边引导市民停车,一边在表格上做统计。他告诉记者,这是钱江渡02号船当天的第七趟出发,此前已有116名乘客搭乘该船过江。

尽管昨天江边气温偏低,仍有许多市民专程前来“尝鲜”。

家住附近的刘师傅,就是打卡体验群体中的一员,虽然他平时不怎么靠钱江三桥过江,但还是来凑热闹。

“今天是特意来体验下的。因为我们家就在边上,平时也喜欢来江边逛逛,之前(码头)在修的时候就路过好几次了。加上我家小孩特别好奇,所以我先作为我们家的代表来感受下。”边说着,他还摘下手套,比了个大拇指,“看起来很不错,先给个好评。”

同样的还有市民来女士。今年60多岁的她,特地拉上了自己的两位老闺蜜,骑着电动车悠哉游哉上了船。“我退休都十来年了,平时过江也靠地铁,不过新交通方式出来了,有空当然要来体验下,感受感受。”

9时30分整,钱江渡02号稳稳离开了码头。可能是没有浪的缘故,当天船在江面上行驶得很稳,几乎用不上船上的把手。而在9时42分,钱江渡02号便到达了奥体中心渡埠,在短暂的等待后,乘客们推着车纷纷上岸。

在码头上,90后白领张原,则为自己的初次坐船留下了张自拍。作为一个一周要过江三四次的“打工人”,他给了轮渡特别好评,“之前走钱江三桥,大概过江会要个半小时。坐渡轮虽然会慢了一些,但总体耗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久,体验还是不错的。像周五下班,如果能和几个好朋友约好骑自行车这样过江,我会觉得特别浪漫。满分十分的话,我愿意给9分。”

不过,他也给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

“由于最近天气比较冷,加上江边风特别大,在等候区多多少少有些不方便。我觉得后续可以在等候区准备一些挡风的装置,这样乘客乘坐体验可能会更好一些。”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顾帅辰 通讯员 李清 沈昱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