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来自大连的大姐正在地里种韭菜,韭菜苗是网上买的,地里还种了菜园提供的小青菜苗,大姐看着菜地十分开心,“没想到种的菜全都活了!明年这一大片应该很好看。”
下午4点左右,“共享菜园”马路对面的幼儿园放学,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菜地,小朋友背着书包,手里拿着小铲子,学着大人模样在地上挖。
汤大姐的外孙上幼儿园中班,放学后汤大姐带外孙来到自家菜地,没过多久,外孙的幼儿园同学也跟着来到菜地,两个孩子在地上一起玩石头、抓泥土。
“放完学在地里玩一玩还是挺好的,让他们看看菜长什么样,从小学会观察。”
眼见隔壁菜地的菜越长越好,汤大姐似乎也有点着急,她在这边租了一年。
“我听人说芹菜晚点种也可以,本来想晚一点再种,现在有点焦虑了,别人的菜长很大了,我家的地还没翻过,土都开始变硬了。”
小罗和小刁正在刨地,这对小姐妹来自东北,住在菜园对面小区,两周前合租一块菜地,签了一年。她们在地里种了荷兰豆、豌豆、生菜、香菜、菠菜、花菜、芹菜、油麦菜、大头菜、莴苣,还准备留一小块地种草莓,又从花市买来很多花卉种子。
她俩以前没种过地,这几天基本都是旁边的人帮忙、指导。“有些菜我们还不太认识,对不上号,先种下这些,还好目前都是活的。”
小罗说她还买了有机肥,不过不太清楚有机肥具体是什么,“里面是什么成分不太清楚,反正就叫有机肥,这边也提供羊粪。”
小罗说如果运气好,一个月后应该就能吃菜了,“也有朋友开玩笑说你们肯定种不出来,反正就是体验,好玩。”
“我们也不靠种菜吃饭,以前没干过农活,所以才想体验。我们租了地,朋友也说想种点菜,我们也顺手帮他们种一点,其实就是体验这种分享的乐趣。到时候真的吃上自己种的菜,大家都开心。”
租菜地要签“共享菜园租赁合同”,甲方是杭州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先生说,共享菜园的菜地有400块左右(每块菜地32平方米),11月1日开园,现在基本上被抢光了。
吕先生38岁,江苏徐州人,他说以前和一批老乡在房地产公司做项目,后来业内行情不是很好,要找其他办法赚钱。
“公司之前的项目部就在共享菜园旁边,员工宿舍也在这里。这一带之前是村里的土地,后来很多人搬走了,周围基本都是荒地,堆了很多建筑垃圾。
“去年和今年都没什么合适项目。我们发现这几年农旅比较热门,可能是机会和出路。今年年初我们又来村里谈,方案来来回回修改了五六次,到了8月才基本敲定这块地。”
清运垃圾、平整土地、用捡石机清理石头、改良土壤、施肥,运来适合耕种的新土壤……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和我们签约的基本都是3年,占70%左右。”
吕先生说,附近有很多新小区,有很多外地来杭创业者,还有很多老人跟子女生活。租菜地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以前没下过地没种过菜,甚至分不清蔬菜种类,他们从网上一边学一边种,怎么施肥怎么排水。
“前两天下雨,有人半夜起来到地里盖膜,有人觉得白天没弄好,半夜起来刨地,旁边幼儿园很多家长租了我们的菜地,早上送完孩子就来种菜,放学接了孩子直接带过来。还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的,想让孩子从小知道菜是怎么种出来的。”
吕先生说,目前公司一共租了230亩左右,共享菜园只占十分之一,是公司未来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部分,等共享菜园项目成熟,还会陆续跟进科技大棚、采摘、露营、研学等项目。等这些项目落地,以后大家在自家地里摘了菜,直接就在露营地做着吃。
“我们还建了菜园群,大家互相交流学习,聊得很热闹。我们群里还有浙江大学土壤学教授,有农业高级工程师。很多人一边种菜,一边拍视频照片发到网上,这几天都有人上网看到找过来。”
“我们也没想到大家对种地热情这么高,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一种对土地的向往。”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