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西部崛起一座城:通达未来城
发布时间:2025-11-26   都市快报

聚光灯下,一把象征未来的“未来芯”钥匙缓缓插入启动装置。刹那间,富春江南岸12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华灯点亮。

在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的见证下,杭州西部崛起的这座城——通达未来城正式“开城”。

这座以“通达天下”为使命的未来之城,究竟是怎样一座城?

回归之城

“走遍千山万水,还是桐庐最美!”在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上,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海松的一句话,道出了桐庐快递人的心声。

通达天下勇为先。上个世纪90年代,“三通一达”的创始人们走出大山,靠着一部电话和几辆自行车起家。而后,一群又一群的桐庐人开始投身快递行业。从当年肩扛手提的创业初心,到如今织就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家乡桐庐,始终是他们剪不断的思念。

2019年,桐庐吹响“快递回归”的号角,向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三通一达”发出深情邀约。次年,总投资高达130亿元的“三通一达”二总部项目悉数签约。自此,通达未来城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

如今,1.6公里长的通达大道两侧,申通国际总部、韵达全球科创中心、圆通国家工程实验室创新研发基地、中通快递第二总部与中通快运的大楼并肩而立,勾勒出这座城市最坚实、最鲜明的产业天际线。

走进中通快递第二总部大楼,网络运营管理中心、全网安全信息管理中心、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等业务板块已从今年9月正式投用。

全网安全信息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是一张不断跳动的中国地图,每一个绿色的光点,都是一辆奔跑在路上的快递物流车。“通过自研的车联服务平台,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到车辆的运行状态,处置可能到来的风险。”值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低风险的处置,依靠算法就能直接完成。”

回归,不仅仅是地理的回归,更是产业能级的跃升:申通国际总部在此加速布局跨境服务网络,将快递触角延伸至全球;韵达全球科创中心聚焦智能装备研发,加速打造产业集群;圆通国家工程实验室创新研发基地建成网络运营、人才培训等四大中心;中通快递第二总部,已建成科技信息研发管理中心、服务质量保障中心等四部门;中通快运构建起“一个总部+四大业务板块”体系,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元。

它们的回归,形成了从技术研发、集中运输到智能配送的完整产业链,为通达未来城注入了最强劲的发展动力。

截至2024年,这片热土已经集聚“三通一达”规上企业51家,总营收超过322亿元。产业的“归巢效应”正从这里澎湃涌出,引领着整座城市向前飞奔。

共生之城

快递巨头们的“归巢”,如同在创新土壤中埋下了充满活力的种子,迅速催生出一片枝繁叶茂的“智慧雨林”。

在通达未来城,科技创新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孤立名词,而是贯穿于产业生态每一天的鲜活脉搏。

“三通一达”释放了强大引力,一大批高精尖的科技企业纷至沓来,在这片热土上汲取养分、协同共生。

浙江直列动力有限公司5000平方米的组装车间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展厅内,4缸、6缸、12缸三款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一字排开,它们可以应用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多种航空器。

“桐庐政府有诚意,‘三通一达’有实力,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有人才。”落地桐庐,公司董事长石海坡认为,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选择,“明年我们就可以正式投产,年产量达到2000台,预计可以为桐庐提供三百至五百人的就业岗位。”

眼下,新石器无人车正灵活地穿梭在街头巷尾;灵翼科技的无人直升机轰鸣而起,为偏远地区打通了物流毛细血管。在它们身后,中科盈德、安高特电固态电池等关联项目接连落地,为整个物流链条提供着绿色、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这已然是一个超越传统物流概念的创新生态圈。奥立安、通通达、既未科技、点甜等科创企业进一步拓宽赛道,将业务覆盖至无人接驳车、农业无人装备、工业级无人机乃至无人水上智驾等前沿领域。

截至今年上半年,仅五大总部楼宇入驻企业的营收就已突破110亿元。在通达未来城,创新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携手共进,共同定义着桐庐快递物流产业的未来高度。

烟火之城

高效的政务与蓬勃的产业,最终都要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未来湖畔,是通达未来城充满烟火气的另一面。

来到漫读空间书店,点上一杯咖啡,手捧一本好书,你会忘记时间的存在。抬头望去,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波光粼粼的金色湖面,随手一拍就能“出片”。

漫读空间是龙湖水街引进的特色首店之一,在全国有40余家连锁门店。值班店长周丹告诉记者,书店拥有近4万册的各类书籍,试运行1个半月,每天的客流在200人次以上,办出了100多张会员卡。

“每到周末,年轻人会来这里办公学习,家长们带着孩子读绘本、写作业,自己也能找一本喜欢的书看看。”周丹说,“未来湖的风景很符合我们的品牌气质,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度过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刻。”

这样的场景,正在水街的各个角落发生。王森冠军烘焙飘来的香气、DUO女装的时尚气息、久缘餐厅的热闹、庐语咖啡的静谧……各色优质品牌“一店一色”的打造,为匆忙的城市开辟了一处可以驻足的多元社交空间。

未来湖水街项目总经理朱帆说,第一批入驻的店铺,很多都是桐庐的“首店”。未来,民谣馆、茶室、清吧、潮玩等特色业态将持续引入,进一步点亮夜间经济氛围:“预计明年‘五一’水街将正式开街,打造成为桐庐新的城市会客厅,引领杭州西部消费新格局。”

未来之城

产业的集聚与创新的迸发,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的滋养。

10月20日,桐庐县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迁入未来城核心区,与“三通一达”及上下游企业比邻而居。

将行政服务中心直接设于产业核心区,办事不出未来城,极大地提高了市民和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成本,这是“桐庐速度”的又一次自我超越,也是构建“1+5+N”涉企服务体系的有力举措。

一座城的终极理想,还一定是成为居民身心安顿的美好家园。在通达未来城,“产”与“城”的融合,最终完美地落脚于“人”的体验。华师桐庐幼儿园、叶浅予建兰学校、市一医院桐庐医院、桐庐银泰城、未来湖水街……一个覆盖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的“15分钟品质生活圈”,让理想生活变得触手可及、日常可感。

数字是最直观的见证:放眼整个经济开发区,今年1至10月,新引进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4800余人,新增就业人数10000余人。

在这里,政策的温度、产业的活力与生活的质感,共同凝聚起人才的强大向心力。通达未来城的画卷,正以“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笔触,酣畅淋漓地铺陈开来。

这里有面向未来的产业雄心——从快递巨擘的“归巢”到科技创新的“雨林”,千亿级产业集群正拔节生长;这里有安顿当下的城市温情——从“办事不出城”的政务革新到未来湖畔的15分钟品质生活圈的便利,诗意栖居成为平凡日常。

它不仅是桐庐迈向未来的城市封面,更是杭州西部崛起的重要地标。在通达未来城,产业、城市与人和合共生,雄心与温情相容共生、彼此照亮。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朱振辉 桐庐微融圈 方菲 蔡美兰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