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各条战线上,活跃着一批优秀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心系家乡发展,情牵社会民生。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代表委员风采”系列报道,讲述他们为临安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展示他们履职尽责的风采。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区人大代表周静秋,区政协委员蒋海滨。
当好乡村文旅产业“带头人”
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周静秋
见到周静秋时,她正与村民商量农家乐“精提升、微改造”事宜。周静秋是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也是太湖源镇指南村的乡村运营师。
2020年9月底,在太湖源镇政府的邀请下,周静秋带领团队入驻指南村,承担起乡村文旅产业“带头人”的重任。在调研中,周静秋发现,指南村的旅游业名声在外,但实际上旅游发展红利转化为村民收入的效率不高,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村民增收渠道有限。
“游客很多,但我们一年忙到头,只能赚点基本工资。”指南村农家乐协会会长俞军涛说,村里的农家乐基本面临这样的困扰。
如何帮助村民共富成了周静秋首先要攻破的难点。为破解指南村“资源价值高、村民创收低”难题,周静秋在布局业态的过程中,注重以“景区+”的模式,引导村里的业态与太湖源景区协同发展,打造“大太湖源”旅游板块。她一边布局业态,引进了网红打卡点“幻影指南天空之境”、南山南露营基地等项目;一边吸引客流,围绕大地景观、农耕体验、七古文化等资源设计三条打卡线路,让匆匆游客变悠悠住客。同时,指导农家乐进行提升改造,引导民宿运营与村里业态相结合。
在她的建议下,去年俞军涛带头将农家乐改造成民宿,带来的效益也是明显的。“8月20日开始营业,11月20日结束营业,三个月时间营业额达到60万元,在以前可是要整整干一年。”俞军涛说。
两年来,周静秋专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深挖指南村优质的生态资源,用风景为村民带来“钱”景。在她的运营下,指南村实现了由“一季红”向“四季红”的蜕变,村里的人均年收入突破6万元,回乡创业青年增加到16个,16户农家乐加入向民宿转型的行列。
周静秋说,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就是要贴近群众,要为推动企业发展、带动百姓共富想办法、出主意、献良策。履职期间,周静秋还参与撰写了《关于加快推进里畈水库大坝加高工程的建议》和《关于深化太湖源头景区治理,打造白沙村、康养村的建议》,两个建议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应,项目正有序推进中。“作为太湖源景区负责人,我要带领企业不断发展;作为人大代表,我要为民发声,带动乡村振兴。”周静秋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不断探索,着重写好生态美和文化美的文章,推动企业发展和村民共富并进。
电商助农激发乡村活力
数字化升级助力产业发展
十届区政协委员蒋海滨
在农村电商发展和数字化平台建设上,蒋海滨和他的闻远科技一直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自担任区政协委员以来,蒋海滨一直关注电子商务发展和数字化改革之道,在对口帮扶、产业发展中持续贡献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
走进位于农林大路的杭州闻远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职工们正在忙着打包一个个特色农产品礼包,礼包内的产品由临安本地以及甘孜等地的农特产品组成,在电商平台完成销售,再通过物流送到买家手上。这是闻远科技一直在做的助农电商服务之一,也是临安企业在东西部对口帮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助农销售。
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这个事情,对于蒋海滨以及闻远科技来说,是轻车熟路的老本行。“自2016年开始,我们就参与了全国五六十个落后区县的电商运维工作,为当地培育电商人才、搭建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创建区域农产品品牌,实现农特产品网络销售的增量和溢价。”蒋海滨说。
如今的闻远科技,除了电商服务之外,也积极参与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开发。2021年,公司开发的临安山核桃特色产业平台成功入选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该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在山核桃生态化治理、标准化种植、加工产品创新、流通营销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山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因为拥有长期从事电商服务的工作经历,以及积极投身数字化改革的创新精神,蒋海滨自担任区政协委员开始,一直专注于梳理总结农村电商服务和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经验,并积极通过委员提案建言资政。“我一直围绕着农村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农村电商等领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从发展农村电商,到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再到区域品牌数字化,在本职工作中看到、听到的一些问题,都积极通过提案的形式,发出一些声音,发挥一些作用。”蒋海滨说。
2022年,区政协依托闻远科技场地资源,打造了经济界别“书香政协·委员之家”,成为了委员们读书学习、民主协商、团结联谊、履职聚智的一个温馨家园。蒋海滨表示,“接下来,我将积极协同经济界别的委员们,共同参与到帮扶工作当中,通过对口帮扶本地的一些困难户、低保户,作出我们企业家的贡献。”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