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中的新鲜事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 张治毅
从2009年成为一名政协工作者算起,至今已经15年了。过去的日子被记忆压缩,也在回忆中无限延展,回顾15年的政协工作,从那些平凡的岁月中撷得几片云彩。
支持莪山创建“中国畲族第一乡”的那几年
201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采纳市政协的调研建议,发文支持桐庐县莪山乡创建“中国畲族第一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协经农委。当时我是经农委的办公室主任,名字上不了文件,具体抓落实的工作肯定跑不了。由政协专委会来担任市里专项工作的办公室,很少见。平时习惯了在机关坐而论道,有机会具体去推动某项工作在基层落地,大家都有闻战则喜的感觉。
刚开始,我和同事们不知从何做起,好在搞协调正是我们政协工作者所擅长的。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探索建立工作推进例会、工作进度通报等机制,与20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沟通,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到畲乡的村庄农户,赴外省民族乡镇考察,制定三年工作计划……,这项跨度4年多的工作,似乎是额外的任务,却带来了额外的惊喜:莪山累计获得八千多万元的帮扶资金,实施了三十多个具体项目,畲乡的经济社会建设得到跳跃式发展,全面建设明显加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2019年,“中国畲族第一乡”的牌子金光闪闪地授予了莪山。
那年暑假,我带着家人去莪山戴家山的民宿小住了两天,在村里的石板路上散步,时常会遇到熟悉面孔的村民,他们并不认识我,但我看到他们闲适的生活状态,心里真高兴。
直播杭州的乡村之美
有人将现在的杭州称为直播之城,直播是2020年疫情之后迅猛发展的。早在2018年,杭州政协就已经运用这一宣传形式,将杭州的美丽乡村推上云端,发出政协助推“三农”工作的好声音。
当时,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助力杭州“三农”工作,市政协经农委经过调研协商,向市政协领导建议与杭州日报融媒体中心合作,开办一个视频直播项目:《谁不说我乡村美》,设想是运用传播力强的手机视频直播方式,结合AR、H5等新技术,聚焦我市乡村发展典型案例,推介农村特色产业产品,助推杭州美丽乡村品牌提升。
政协领导非常开明地采纳了建议,鼓励我们大胆尝试新事物,展现政协新样子。有了领导支持,我们与杭州日报的记者认真商议节目的内容与形式,采取农口部门推荐与乡村自荐报名相结合的方式,遴选直播村庄名录。每期直播前都先踩点制作预告短片,直播时邀请村民作为“美丽乡村代言人”参与,直播后有文字版跟进。年终评选年度美丽乡村TOP10,召开“村民论坛”,还孵化出《杭+严选之一起淘农村》等助农新项目。这项活动,让政协工作鲜活地走进田野,走向广阔的网络传播,每一期直播的点击量都轻松突破30万+,被《人民政协报》等中央媒体专题报道。我们经农委也认识了很多朴实的农民朋友。如果你在闲暇之余走进杭州的农村,可能会在某一家民宿或村委会大厅里,看到当年记者直播时拍摄的照片或视频,这些专业制作的免费影视,成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宣传品。
政协记忆历久弥新,政协工作常做常新。新一届杭州市政协创建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邀请专业人士走进协商议政现场等等,这些创新举措为政协工作引来源头活水,也会为身在其中的政协人留下更多的美好记忆。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