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提案故事】孙娟:铭记萧山抗战历史 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4-07-12   萧山政协

提案伴随着人民政协和新中国的诞生而产生,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热点的集中反映。每一件优秀的提案,都凝聚着委员智慧,也成为党委政府听取民声民意、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渠道。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新时代萧山政协的新作为、新成效,“萧山政协”公众号推出“提案故事”专栏,精选一批有温度、有情怀的政协提案,为大家讲述提案背后的故事。

今天一起了解孙娟和她的提案《加大对我区抗日战争遗址遗迹宣传教育的建议》。

萧山,是一片充满爱国记忆的热土。作为浙东地区抗战前沿的主战场,目前,萧山尚存许多抗日战争遗址遗迹,具有代表性的就有萧山县政府机要室旧址、长山碉堡群、沈佩兰故居纪念馆等20余处,这一处处遗址遗迹承载着抗战的记忆,见证着民族的屈辱,遍布着中华儿女的英雄足迹,也折射着萧山这片土地辉煌的革命史。

铭记历史,离不开那些唤起记忆的遗址遗迹。“虽然很多遗址遗迹被加以保护并合理利用,但每一次走访发现,许多遗址遗迹门可罗雀。”看到历史记忆被逐渐淹没在现实之中,区政协委员孙娟表示十分惋惜。为此,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加大对我区抗日战争遗址遗迹宣传教育的建议》,希望推动“本土化”抗战遗址遗迹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区政协委员孙娟

调查研究做深做实 寻访历史义不容辞

7年前,孙娟凭借着10多年来对日军在萧山实施细菌战的翔实调查,写下了提案《建立侵萧日军细菌战纪念馆的建议》。从此,“寻访萧山抗战历史”的想法就像一粒种子种进了孙娟心里。在随后的时间里,孙娟开始大范围地开展实地探访,让爱国主义成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底色。此次提案的出炉,正是源于她多年来心之所系,行之所向。

在孙娟看来,抗战遗址遗迹的保存和利用,不仅能丰富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能再现萧山抗战之城的城市形象,意义深远。因此,一有闲暇时间,她就会跑到萧山区档案馆,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埋头查找抗战资料;和河上抗日战争历史研究会的好友踏进山中密林,调查抗战遗址遗迹;带着家人来到抗战遗址、烈士纪念塔,缅怀英烈……

“市民对于抗战文化资源的认知,与遗址遗迹所在的地理位置、保存完整度和市民的接触频率等因素息息相关,特别是宣传推介力度的缺乏,使很多抗战历史未能散发出时代的光辉。”孙娟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厚厚一沓材料,这不仅是她多年调查研究的心血,也是今年提案内容的有力支撑。

声音传递历史记忆 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如果历史有回音,那么,孙娟就像是一本会发声的“萧山抗战历史教科书”。

在抗战历史宣教基地,孙娟为参观的市民讲解鲜为人知的抗战事迹。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气势十足,把大家带回那段浴血奋斗的光辉岁月。作为一名优秀的校外辅导员,孙娟还进校上课,让爱国情怀深深植根在学生心中。令人惊喜的是,这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还走进了社区、老年大学以及各种红色宣讲活动。

孙娟认为,这样“零距离”宣讲,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只有多实践、多了解、多思考,才能为抗战遗址遗迹发出更精准的声音。”因此,在写提案建议时,她结合多年调研,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时代相融合,提出了“有效保护与开发抗战遗址遗迹”“全方位布局抗战历史宣教基地”“多途径宣传和传播抗战遗址遗迹”三大建议行动,呼吁每一个人都应成为遗址遗迹的保护者、宣传员,让抗战精神生生不息。

多方发力持续推进 助力提案“落地有声”

所呼有应,所盼有办。孙娟的这份提案一经上交,便得到了主办单位区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2023年,我区修订出台了《萧山区文物遗产和历史建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抗战遗址遗迹等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与此同时,充分挖掘以抗战为主题的革命文物资源,目前,有各类革命文物近50处、红色革命类主题乡村博物馆14家;积极研究抗战历史,先后出版发行《抗日战争在萧山》《萧山记忆》等书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区委宣传部携手区教育局,广泛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抗战遗址遗迹宣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抗战遗址遗迹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协同推进。接下来,区委宣传部将联合相关部门、镇街,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为后续革命文化活化利用打好研究基础;对红色文化资源区域进行整合与融合,形成红色旅游发展新局面;对红色文化宣传和教育进行深入开展,发挥融媒矩阵力量,打造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让抗战遗址遗迹成为市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来源:萧山政协    作者:区政协提案委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