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风采|刘志华:从讲台到街巷 谱“惠民乐章” 让幸福回响
发布时间:2025-10-10   杭州政协

从浙江省特级教师、校长到区教育局副局长,再到扎根基层的街道干部,市政协委员、拱墅区祥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志华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育人”与“服务”展开。这份从教育领域沉淀的温度,如今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课堂。

在祥符街道,刘志华分管文化、教育、人力社保、劳动监察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在她看来,街道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群众感受城市温度的“最近一米”。她认为:“好的政策应该像好的音乐一样,旋律动人、人人能唱,每个群体都能听见回响。”

带着这样的信念,她把群众的“心声”当作创作的“音符”,在基层一线,谱写一曲曲可感可及的民生乐章。

微信图片_20250924105355_769_45.jpg

文化为桥,让成果可感可享

在祥符街道,文化不只是演出和活动,更是一种治理语言。刘志华善于用文化的力量,串联起教育、民生、经济与社会治理的千丝万缕。

近年来,她推动全街道23个社区实现“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覆盖,让居民走出家门即可享受高品质文体服务。依托运河千年文脉,串联祥符桥等9处文保单位的历史底蕴,她主导打造“祥运”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花朝节、三茶文化等本土资源,成功推动“山外事·茶生活”入选省级“非遗茶空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她还创新推出“街BA”篮球赛,连续三年点燃全民健身热情。赛事不仅带动了社区活力,更衍生出“一路(鹿)生花”文创IP和吉祥物“阿福”,实现文化流量向消费增量的有效转化。

微信图片_20250924105404_771_45.jpg

在社团建设上,刘志华同样交出创新答卷。她带领团队创新推出“1431”社团工作机制,在蓝孔雀社区开展试点。通过建强社团党支部、做实四级联动、完善三项培育激励机制,有效提升了社团活动的组织化、规范化和治理效能,让261个群众社团从“兴趣小组”成长为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微细胞”。

作为曾经的音乐教师,她更将专业所长融入治理,创作的《在一起》《祥运》《运河明珠》三首歌曲,先后荣获杭州市职工十佳原创歌曲、杭州市十佳村歌等荣誉,成为传唱街巷的“祥符之声”。

文化赋能、旅游撬动、民生共享——这些探索得到了肯定。2024年,祥符街道获评“杭州市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街道。

服务为本,让幸福可触可及

“群众的诉求就是工作的方向”,刘志华始终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放在首位。

在社区走访中,刘志华听到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放学后没地方去,接送校外培训班又远又麻烦。”作为政协委员,她组织专题调研,深入社区与学校,梳理出优质教育资源“进不了社区”、家长接送难、嵌入式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基于调研,刘志华提出了“社区嵌入式青少年文体教育服务点”的建设方案,并撰写《关于扩大青少年宫与社区共建覆盖面的建议》提案。经过与教育、文化等部门多方协调论证,最终推动“和畔里”家门口青少年宫和“大运河少儿学堂”等项目落地实施。如今,孩子们步行几分钟就能上课,家长省心,社区也多了欢声笑语。

微信图片_20250924105723_774_45.jpg

在人力社保领域,面对欠薪问题,她和同事们建立了“预警-联动-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去年以来,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办理案件10374件、占全区数量的23%,实现案件动态清零,切实将矛盾调解在基层。同时,同步推进就业帮扶与技能培训,守护劳动者权益。凭借扎实成效,中心获评2024年度全国“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系全市唯一。

今年,她的目光又投向一群“看不见的劳动者”——保洁人员。为此,她提交了《关于改善企事业单位及商超写字楼保洁人员休息保障的建议》提案,呼吁出台相关规范,明确不同规模单位应配置的休息区面积和设施标准,推动设立“劳动者港湾”等暖心空间,并建立弹性休息制度,用细节保障一线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

在刘志华看来,民生温度,既体现在“看得见的热闹”里,更藏在“看不见的关怀”中。而这份温度的传递,背后是一条清晰的履职路径:倾听诉求—调研核实—协同论证—形成方案—推动落地。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对群众的深情厚谊。

千库网_高档小区住宅楼插图_元素编号11922977.png

面向未来,刘志华许下“民生心愿”:成功打造“祥运”文化品牌的标杆性载体,推动“一线一曲双中心”建设——打造一条“祥运”文旅线、创作一首共富主题曲、建设一个运动健康中心和一个社团活动中心,共同谱写祥符人可感、可及、可参与的幸福乐章。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文 王姿娇 图 受访者提供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