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们圆桌会·政协视点》节目预告 | 建言“十五五” 共话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1   杭州政协

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杭州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未来五年如何勾勒出更美的城市新画卷?本期《我们圆桌会·政协视点》邀请到来自不同界别、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同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图片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创新引领

周旭霞

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十五五”期间,杭州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增长、保持活力,产业发展是核心根基。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应推动人工智能从开源大模型向垂直化、专用化的细分领域深耕,以此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创造更大效益。此前,杭州市经信、发改、科技等部门已出台一系列密集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进一步推动创新深度扎根,企业要以更深入的创新引领新消费、开发新产品。这有望成为杭州“十五五”期间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为城市活力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

绿色低碳

邹华

市政协委员,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市青联副主席

当前,全球都在向“双碳”目标迈进,杭州作为经济活力强、创新动力足的省会城市,更应推动绿色发展从生态要求升级为产业优势。杭州已具备良好基础,未来五年若能进一步依托数字技术,不仅能推动行业从传统高耗能模式向低碳高效转型,更能为杭州培育出“绿色+数字”的新产业增长点,所以希望政府在“十五五”规划中能进一步关注、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周建平

市政协委员,浙江六律律师事务所主任

今年两会期间,“科技创新”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这与杭州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当前政府倡导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更需重视科技创新成果保护,这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对推动创新具有关键作用。具体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主体的自主保护,当前部分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不够严格和完善,遇侵权后常面临法律保护难题;二是巩固司法保护,对科技成果的保护需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惩罚性赔偿机制也要持续完善;三是关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出海” 需秉持“市场未动、IP先行”理念。唯有重视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才能避免“李逵输给李鬼”,为杭州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关键词

能源绿色发展

金励

市政协委员,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能源不仅关乎国家安全战略,对城市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对于杭州来说,通过节能改造实现降本增效的空间还值得挖掘。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推进能源智能管理。当前不少高耗能企业缺乏统筹机构整合用电需求,难以形成电力社区或区域性用电平衡。可依托智能科技创新,加快智能微电网建设。建议“十五五”期间加强布局,联动企业能源设施实现复合管理;二是强化节能改造,针对建设周期长、能耗高的大型公共机构,通过建筑设施、用电设备的节能改造,推进能源绿色发展。

关键词

学龄人口变化 教育资源配置

程建坤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副教授

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不仅关乎杭州市民生活幸福感提升,更是吸引外来人口的关键抓手。“十五五”期间推进教育发展对国家与杭州均意义重大。去年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机制”。当前杭州人口呈现低生育率、低增长率、高流动率特点,人口总量变化正直接影响学龄人口规模,给教育资源配置带来挑战。因此,“十五五” 期间办好基础教育,核心在于落实《纲要》要求,建立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以应对人口波动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矛盾纠纷预防

杨清

滨江区政协委员,杭州法视界矛盾调解中心主任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兼具“兜底保障”与“源头预防”双重属性,是关乎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杭州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全国数字治理示范区域,肩负着法治建设与“十五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使命。通过构建系统集成的调解资源网络、加快数字化智能平台的迭代应用、健全法治协同保障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法治化路径、拓展涉外解纷法治能力,推动我市形成集法治化、智能化、人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纠纷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

城市国际化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林航

市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十五五”期间,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迎来重大机遇与关键时期,如何在新起点上重新理解并推进城市国际化成为规划中的重要课题。对此,首先应转变思路,从“引入型”转向“枢纽型”,不再仅停留于将国际经验、资源引入杭州,更要依托在数字经济、Al科技领域的独特优势,在更广范围的国际交流中发挥城市枢纽作用,明确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化定位,助力产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进程。其次,要推动“杭州走向国际”,在国际化中彰显中国特质与地方特色,这就需要深挖历史文化价值:以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为基础,探索其对当下生活、城市发展及国际社会进步的意义,从中提取元素,丰富市民精神生活、连接城市根脉与未来;同时,进一步发掘吴越文化、宋韵文化等跨地域文化的价值。它们不仅承载地域特色,更蕴含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共性。在国际化内外交融的背景下,为杭州城市发展注入独特文化动能,这也是“十五五”期间城市国际化建设中值得深入思考与挖掘的方向。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

方益波

评论专家

城市空间精细化治理对杭州意义重大。杭州已从城市空间增量扩张阶段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城市空间扩张力度已足够,“存量提质增效”成为杭州发展的重大命题,如何在现有空间内实现内涵式发展?这不仅是杭州的考题,更是全国城市的重要命题。同时,在过去城市经营的基础上,需找到新的增长点。跳出依赖大规模建设的传统思路,更多聚焦人文经济学,探索内涵式发展的破题路径。这一点,杭州在“十五五”规划中需充分认识并重点体现。

关键词

留白 弹性空间

麻侃

上城区政协委员,北京观韬(杭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

制定“十五五”及更长远规划过程中有一点需特别注意:规划编制中要注重”留白”。因为未来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时刻动态平衡,若将规划做得过于饱和,反而可能难以应对未知变化。因此,规划时应警惕“满溢”,预留出弹性空间与调整存量,以更好适配未来的不确定性,让规划既能引领方向,又能灵活应对各类新情况。

关键词

精准务实 有温度

陈新建

杭州市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处长

各位委员的分享既深入务实,又兼具操作性与针对性,让我深受启发,主要有三点感受:委员们的建议首先体现出极强的精准性,无论是围绕强化创新功能提出的思路,还是针对破解人口、人才难题给出的方案,都精准契合我们当前发展阶段的核心问题,与前期重点研究方向不谋而合,为后续深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其次是建议充满前瞻性,许多思考不仅立足当下实际需求,更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像人工智能赛道的产业布局规划、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等,这些战略视角帮助我们打开了规划视野,也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的外脑支撑;最后是建议兼具高度与务实性,既有宏观战略层面的思考,更包含具体可行的落地路径,尤其在民生领域,从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需匹配,到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历史矛盾调解中心建设等内容,都为我们编制有温度的“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关键支撑。

详情请关注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HTV1

周日21:30播出的《我们圆桌会》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我们圆桌会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