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区政协召开“请你来协商·推进新型城市基础建设,打造韧性城市”专题协商会。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胡国伟到会听取意见,区政协副主席张海平主持。
在认真听取课题组、区政协委员发言后,胡国伟充分肯定了本次专题协商取得的成绩,表示将相关意见建议带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并围绕钱塘区韧性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他指出,一是要提高站位观全局,深刻理解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打造韧性城市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是推进钱塘发展的坚实保障、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必然要求。二是要锚定目标抓落实,全力推进打造韧性城市落地见效。要以规划引领绘就韧性城市蓝图,切实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民生安全、空间韧性、运行保障、三个维度切实筑牢韧性城市防线,深化数智赋能,构建精准预警“数字中枢”。三是要健全体系强保障,协同联动营造共商共建共享体系。要完善组织机制,强化统筹推进,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基层宣传教育,鼓励基层创新,强化政企协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韧性城市建设项目,营造良好环境。要持续深化民主协商,凝聚治理合力,依托区政协“请你来协商”等平台,广泛征集群众对韧性城市建设意见建议,完善民意吸纳与反馈机制,推动协商成果转移转化落地见效。
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基础建设,打造韧性城市”开展专题协商是区政协2025年度重点工作,区政协高度重视此次专题协商,在主席会议领导下,由分管副主席牵头,区政协城建委负责,成立专题课题组,在协商前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调研、考察、学习、座谈、专家培训解读、部门征求意见会等活动,充分学习先进经验、倾听意见建议。
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基本概念、取得成效、存在短板,协商会上,区政协城建委分管负责人就钱塘(新)区“韧性城市建设”相关背景、短板问题、意见建议等方面代表课题组作主报告。课题组委员、界别委员代表分别围绕提升钱塘区公共机构与企业韧性效能、强化“一屏统管”技术创新、以海绵城市建设赋能韧性城市建设、强化物流韧性建设、强化钱塘区交通系统韧性建设、以科技赋能、全民共治、硬件升级合力赋能韧性城市建设等不同方面建言献策。
如何切实推进钱塘区“韧性城市建设”工作?让我们来听听委员们的好建议。
现场精彩发言
林友柏
区政协城建委副主任
课题组认为,钱塘“韧性城市建设”工作有基础、有优势,前景广阔、未来可期。钱塘区“韧性城市建设”工作具有高起点的规划与雄厚的经济产业基础、显著的生态本底与后发优势、完善的交通与基础设施骨架三大核心优势,应持续以强化“硬”支撑、优化“绿”海绵、提升“软”实力为发力点,立足“江海湿地、产业新城、年轻城市”三大特色,以最高标准、最前沿理念,打造“地下的系统安全可靠、地上的空间弹性适应、云上的智慧高效管理、社会的全员共同参与”的韧性城市新样板,以高标准、高姿态统筹推进近期、中期、远期下沙与大江东两大区块韧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夏海甬
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浙江浪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提升钱塘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韧性效能,应以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实施“光伏+”全覆盖工程、设备效能跃升专项行动,开展设备更新工程、打造智慧能源中枢平台,建设区域能源数字孪生系统三大工程为主导,持续推进智能配电网建设、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开发智能调控算法、创新碳效监管机制,不断助力钱塘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韧性效能。
李伟军
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区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企业服务部部长
建议以“一屏统管”技术创新,锻造钱塘城市“韧性筋骨”,要树立“一屏统管”可持续性理念,将提升顶层规划与补齐短板相结合,提升生态和基础设施的韧性程度、强化“一屏统管”跨部门协调能力,完善协同治理体系,强化动态监督,构建长效管理。
赵云
区政协常委、妇联界别委员、浙江桀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以“海绵”赋能,强“韧性”根基,绘就钱塘城市新图景,应强化规划引领,补齐建设短板、健全运维体系,保障设施效能、深化宣传引导,激发参与热情、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建设水平,进一步优化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社会效益。
何望君
区政协经济界别委员、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建议加强物流韧性建设,应强化顶层设计,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凝聚行业力量,构建协同发展平台、夯实基础设施,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培育市场主体,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拥抱智慧科技,引领未来物流变革,不断强化钱塘(新)区物流韧性建设水平。
樊志明
区政协经济界别委员、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建议推进钱塘区交通系统韧性建设,助力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应加快构建多通道,多方式的立体交通网络,系统推进“北融、南联、西优、东强”交通战略,全面提升设施韧性与应急保障能力,谋划建立“平急两用”交通调度机制,推动智慧交通与低空交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可靠、高效、绿色的现代交通系统。
吕韩飞
区政协特邀界委员、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主任
建议以科技赋能、全民共治、硬件升级三力齐发,共创韧性城市钱塘典范。应以聚智赋能筑基底,建立全域感知“神经网络”,强化基层治理的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以宣教融合促参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民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群防群治“韧性防线”。以“平急两用”增冗余,增强硬件承载的“弹性空间”,应进一步拓宽“平急两用”覆盖范围与功能内涵。
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人分别就课题组及委员们提出意见建议予以回应,表示将充分吸纳委员意见建议,切实让委员们的好建议落地见效。区政府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钱塘分局、区气象局分管负责人参加。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