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的桂香,似乎还萦绕在桐庐县富春江镇石舍村的青石板路上。村口的留澍民宿内,店主郑林澍指着墙上“美颜之星”“美艺之星”的奖状,脸上笑意盈盈:“国庆订单全满,去年营收超百万元,多亏了‘三美十条’!”不远处,“妈妈的味道”饭店——“随便吃点”里,鱼香正浓,游客满座……这份看得见的“美丽成果”,背后是桐庐县政协的精准赋能与深度参与。
桐庐县政协“和美庭院”助力团主动作为,试点石舍村从“美素”“美居”“美味”三个维度切入,通过培训、授星,巧妙推动村民从“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实现乡村环境“一时美”到“一直美”的跨越。如今,这个村落已涌现120个“六小美”之星,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藏着“美”的密码。
围绕桐庐县委、县政府“富美100”攻坚行动部署,桐庐县政协主动担当、精准发力,将去年发起的“百名委员助力美丽100行动”迭代升级,整合各界别委员资源,于今年2月正式组建文艺赋美、乡村运营、暖食工程、法润乡村、和美庭院、委员市集等6个“协力富美”助力团,同步建立“协力共富”人才库,按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民生服务等四大类十多个领域匹配资源,让“专业的人干专业事”。
“摸实情、献良策、促赋能,这是助力团的‘作用’。”桐庐县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助力团需完成高质量专题报告、跟进重点协商课题、链接优质资源等核心任务,形成从调研到献策再到落地的闭环机制,确保每份力量用在刀刃上。
在梅蓉村,作为“和美庭姐”,桐庐县政协委员李梅带领和美庭院助力团深入调研,结合本土经验现场支招:“既要‘接地气’摸清需求,也要‘高水平’献策,让美学融入乡村肌理。”在当地政协的助力下,芦茨村190余家民宿年入1.98亿元,母岭村妇女开发桂花产品建“家家零售”矩阵,庭院经济成燎原之势。
为乡村注入“美学动能”的同时,委员们将目光投向民生服务。“暖食工程”助力团聚焦老年群体“一餐热饭”难题,破解偏远老年食堂资金困局,推广经验、对接爱心资源;“法润乡村”助力团依托“桐心聚力·法助共富”党建品牌开展行动,其中,律师委员李凌峰在半年内就先后走进凤川初中、莪山乡政府、春江小学等学校宣讲各类法律知识。
聚焦“一老”民生难题外,委员们的担当同样体现在关爱“一小”的成长上。在桐庐县子久学校,特殊儿童从“五音不全”到掌握音准节奏,重拾对音乐的兴趣。校长钟沁微感慨:“这离不开陈丽安委员的努力,她牵头公益老师每周二上门提供艺术疗育课程,为孩子们打开通往世界的窗。”此外,何国民委员的高考志愿填报讲座场场座无虚席,俞金宝委员组织书法家为基层送出千余副春联……点滴行动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暖流。
如今,6支“协力富美”助力团如同六条纽带,一头连着政协的智力优势,一头系着乡村的民生期盼。下一步,桐庐县政协将继续深化调研、聚焦课题、强化监督,确保每一项服务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让“双百攻坚”的蓝图,一步步转化为群众脸上的笑容、鼓起来的口袋,共同绘就桐庐的共富图景。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