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数量大幅增加。作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存发展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前不久,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不顾危险跳入钱塘江勇救落水女子引发全网点赞。这一跳传递了个人美德,温暖了整个城市,也映照了城市的美好,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授予其杭州市公安局一等治安荣誉奖章,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其“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市文明办授予其“杭州好人”荣誉称号,市政府决定给予其记二等功行政奖励。
如何加强对“外卖小哥”的关心关爱?围绕这一课题,市政协社法委组织委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动委员随机访谈“外卖小哥”,收集了解他们的实际所需所求,并于6月份召开了2次由人力社保、发改、市场监管、交警、医保、工会、民政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和1次网络餐饮平台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经过集体会商,形成相应调研报告报送市委供决策参考,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据统计,目前全市9家大型餐饮外卖平台企业共有骑手7万余名,其中专职骑手约四分之一,其余为兼职骑手。通过对“外卖小哥”的随机访谈,课题组了解到,“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希望了解更多事关个人切身权益的政策、在遇到职业伤害更有保障、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多的人文关怀举措。此外,他们还提出要改善取餐送餐“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工作环境、获得职业认可、科学合理制定配送算法规则和考核机制等多种需求。
课题组认为,虽然我市近年来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交通安全、援助关爱等与“外卖小哥”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不断加强探索实践,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关心关爱举措,但从“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的重点关切来看,发力还需更精准,保障还需更到位。
课题组建议,创设“小哥码”,实现一站式管理服务。将骑手身份电子化、管理服务数字化,通过系统集成权益保障、公共服务、工会福利、补贴发放、出行管理等政策和服务,实现“政策直达”“服务直送”。进一步加大职业伤害保障的支持力度。探索实施保险补贴政策,引导平台企业进一步提高骑手意外伤害险的保障层次,细化举措保障交通安全,针对“外卖骑手交通事故频发、而赔偿能力较低”的现状,引导保险公司设立“电动车交强险”,减轻肇事“外卖小哥”赔付经济负担。同时,围绕改善“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配送条件、拓宽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通道、营造全社会尊重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建议,助力“亚运之城”“温暖善城”建设。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