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总工会是杭州市各区县(市)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和市直属企业工会的领导机关。杭州市总工会迄今选举产生了十四届委员会。
杭州总工会成立于1926年10月18日。1950年2月召开首届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了杭州市总工会。市总工会现设15个职能部室,下有13个区、县(市)总工会、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10个产业工会,8个直属事企业单位。
近五年来,全市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全面推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有效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工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显著成绩。
推进创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新业绩。各级工会围绕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百万职工大行动、跨越发展立新功”、“提素质、晒点子、比创新”建功立业等劳动竞赛、立功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创建“工人先锋号”,推广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创业创新热情,充分发挥了职工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各级工会深入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活动,积极引导职工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广泛动员企业“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各级工会进一步健全完善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四位一体”职工技能提升机制,加快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有力提升了职工的创业创新能力。全市累计对27.3万名职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选树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带头人10576名,帮助24893名职工取得了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29名职工获得全国和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有228名职工获得杭州市技术能手称号,有380名职工获得杭州市创新能手称号。五年来,全市职工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有32名职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有88名职工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有441名职工荣获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强化维权维稳,维护职工权益得到新加强。各级工会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宏观参与和源头维护,充分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落实《杭州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广泛开展工资协商“要约行动”,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市有44468家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职工194万余人。加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建立工会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工会劳动纠纷调解中心,推行工会劳动争议庭前调解制度,推进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4116件。扎实推进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保障了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发挥工会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作用,经常性组织志愿者深入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企业、社区(村)送法律、送服务,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095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542万元。杭州市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被评为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示范单位。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建立企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分类管理制度,开设市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举报热线,发挥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员作用,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和搬迁工作,推动妥善解决职工安置、权益保障工作,促进了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改制搬迁的顺利进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先后两次专题报道了我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提升文化文明,职工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各级工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职工,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发展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程度和文明水平。加强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同志的先进事迹,组织开展“杭州职工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教育和引导职工争当优秀市民、争做职业楷模。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职工文化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各级工会女职委深化女职工素质提升建功立业活动,加强女职工学校建设,提升了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全市选树学习型组织13209个、学习型班组28115个、知识型职工67295名,评选表彰了316个职工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整合工会和社会教育资源,推出资助农民工上大学计划,组织开展职工学历教育和文化技能培训,帮助3897名职工提升了学历层次。加强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职工书屋、职工俱乐部等阵地建设,培育了183个“新杭州人”文化家园,为职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学习、娱乐、健身的场所。成功举办了市第七届职工运动会、“放歌天堂”外来创业者(职工)声乐大赛,广泛开展送文艺、送电影、送健康下基层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民主民生,协同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各级工会以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为重点,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和创建机制,全面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制定出台《杭州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形成了杭州特色的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子,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有44989家企业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有6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有48家企业被评为浙江省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有483家企业被评为杭州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有1953家企业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先进模范。各级工会倾听民意、反映民心、落实民需,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春风行动”建立了捐款献爱心长效机制,帮扶内容不断深化,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优惠援助政策向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延伸,实现了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向提高困难群众生活品质的转变。广泛开展“11211”就业援助行动,培育职工就业创业基地,加强职工就业技能培训,搭建职工就业创业平台,帮助5万余名职工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深入开展“强保障、促和谐”活动,促进企业改善职工生活后勤保障水平。推出了企业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机制,建立了全覆盖、零负担的工会会员意外伤害及家财损失保障机制,做好女职工安康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工作,广泛开展夏季“送清凉”、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等工作。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建设得到加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荣获全国工会十佳模范帮扶中心、浙江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机制,组织开展“幸福大牵手”活动,举办了平安返乡、集体婚礼、同吃年夜饭等活动,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加强劳模(先进)管理服务工作,提高了劳模(先进)的荣誉津贴,解决了外地回杭劳模的待遇问题,落实了劳模(先进)社会化管理后的活动经费,经常性组织开展劳模(先进)“喜看杭城新变化”和疗休养活动。
夯实基层基础,工会自身建设实现新发展。各级工会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以创新创优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工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持续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工会组建集中行动,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就业人员、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基层工会组织达2.2万个,涵盖单位10万个,工会会员达345万名,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44%、179%和86%。推行乡镇(街道)建立总工会,“职工之家”建设、非公企业“双爱双评”等活动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直接选举、民主评议工会干部、会员代表大会常任和工会会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开展“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活动,工会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健全完善社会化招聘工会工作者制度,开设工会干部大讲堂,强化工会干部上岗培训,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广泛开展“上级服务下级、全会服务职工”活动,不断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能力,提升了工会形象。市总工会在全市综合考评中每年进入满意或先进行列。工会财务经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实施了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工会经费稳定增长,工会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职工技协、工会信息和对外宣传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今后五年,是杭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和安居乐业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人文法治示范区的主要任务。新形势新任务,既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市总工会主席:郑荣胜
副主席:吴仁财刘英翁正营陈启泉张明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