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大运河时空跨度
复杂的拱宸桥年轮历史
如何打造大运河的数字化、国际化、多元化
“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
大家在运河边畅聊自己心目中的大运河
近日,拱宸桥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在大运河数字文献馆(拱宸书院)开展“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活动,共同探讨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如何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如何将传统魅力与时代活力相融合。浙江省政协办公厅宣传处处长陈培其、区政协副主席杨俊、拱宸桥街道主要负责人、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成员及相关学者专家参加。
运河文保集团小河公园负责人王刚:
小河公园将是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小河公园用“一张网”把工业文化、人民需求、景观交通连在一起,彰显了大运河的包容性。其设计手法体现了文化性、人民性、艺术性、融合性。
大运河文献馆(拱宸书院)负责人陈向文:
探索一种新的运河叙事语言,用文献唤醒更多信息,同时通过主题展览的形式向非专业人士、普通人呈现运河的历史文化。
大运河数字影像馆负责人赵刚:
策划一些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活动,比如运河艺术博览会,形成长期吸引。另一个是利用好在拱宸桥区域的文化大咖,做成一个文化群落,形成集聚效应。
程方程晓工作室负责人程方:
将聚焦到街道市井文化的记录,通过机动地捕捉画面,将其连接成动态影像。并且在更多城市形象片中融入拱宸桥的内容,把大运河推向世界。
大运河紫檀博物馆负责人张雪芳:
大运河紫檀博物馆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接下来将重点呈现48米长的漕运图。希望接下来在文化内涵上提升上有更多的方向和目标。
新华智云数据中台资深专家仇应俊:
将运用数字技术,打造第一张大运河数字图谱。今后会在图谱中融入更多展览、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的内容,可以智能推荐历史上的今天以及大运河景点的故事。
杭州意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意:
作为运河边成长起来的文化工作者,希望将运河打造成“人民的运河”,包括旅人、匠人、原住民、工作者等等。今后将做一个“运河南端有我们”的品牌,让桥西、让运河的影响力更持久。
吴理人民俗艺术馆负责人吴娴:
父亲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发扬对自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父亲走得是长线,是高度;自己走得是横线,是广度。教书、建立运河非遗主题邮局、和媒体做宣传……都是广度,下一步想让更多人看到杭州的美、大运河的美。
简真工作室负责人吴兴梅:
将在桥西开辟出一个文化空间,以“拱宸邻里·幸福墙门”的理念去设计,让它成为孵化居民自治的场所,同时开发墙门系列的文创产品,让游客把运河文化带回家。
省政协办公厅宣传处处长陈培其:
本次民生议事堂活动围绕大运河文化的主题,讨论的质量和氛围都很好。希望接下来能把大运河打造得更具世界意识形态,这就需要运用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努力。陈处长表示,街道要继续办好“民生议事堂”,重点推进民生议事月活动,充分发挥出民生议事堂在基层的作用。
拱宸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钟鸣表示,此次的民生议事堂活动,名人和委员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对于打造好拱宸桥区域“一带一街一圈”文旅空间格局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街道将推出“世界看拱宸”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大运河文化,也希望能够利用好“民生议事堂”这个载体,进一步发挥出政协委员在大运河文化发扬过程中的智慧和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