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区政协举办“和美余乡见未来”专题提案督办集中面商会,委员聚焦前沿话题提建议
发布时间:2025-09-05   余杭政协

9月3日下午,区政协举办“和美余乡见未来”专题提案督办“请你来协商”活动。区政协副主席郭青岭、区政协提案委、城建委,提案主办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林水局相关负责人,重点提案协办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交投集团有关负责人和有关提案的区政协委员参加。

今年,农业农村和林水类提案数量共20件,占提案总数的8.4%。委员们聚焦青年入乡、智慧农业等前沿话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建议,围绕径山茶产业、仁和渔业等本地特色产业发出“壮大特产朋友圈,让余杭特产聚起来、潮起来、响起来”的号召,助力绘就在余杭乡村看见未来中国的新图景。本次提案督办集中面商会上,提案主办单位先后汇报了第一轮提案办理情况,重点提案协办单位对有关内容做了补充。各办理单位坚持清单化管理和专人专项推进,严格规范办理程序、明确各项工作节点、充分吸纳委员意见,确保提案办理进度。区政协提案委负责人还围绕提案办理项目化管理办法进行了说明。参会委员对前期提案办理过程表示满意,并就下一步提案深化办理提出意见建议。

刘松:进一步建设好“乡村青年之家”,完善青年入乡住宿保障;通过智慧出行试点、定制化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等加大入乡青年集聚点位的公共交通保障;加大在乡村青年人才引育、乡村青年产品开发推广、乡村青年活动举办等方面支持。

肖斐:建议加强有关青年入乡政策宣传,让更多入乡青年能更方便、无障碍地了解到好政策;请有关部门能更加关注鸬鸟蜜梨产业发展,给予更多要素保障,让余杭“土特产”强起来、壮起来。

朱生花: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全区农文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地区差异,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优化土地续租、税收优惠、人才招引等政策,指导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农文旅行业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吸引更多有理想的年轻人从事农业。

谢一民:竹产业是余杭西部乡镇的重要产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政策,推动毛竹深加工产业发展,引导行业从传统的竹制品生产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转变。进一步支持高科技农业企业引进人才,通过搭建与省实验室、大型企业等大平台的沟通桥梁,形成人才链、产业链闭环。田为:发挥余杭特色和界别委员专业优势,加强与阿里等头部企业合作,构建“AI+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成立“余杭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打造“余杭农业大数据平台”,加快 AI 技术场景落地与推广。

金忠祥:仁和渔业是余杭特色农产业,建议通过推动养殖技术创新与推广、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延伸渔业产业链条、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渔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王闻涛:建议以政策引领与模式创新推动直播助农新格局,指导农业企业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布局发展重点。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和干部带头示范,构建“政府+平台+农户”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依托平台流量扶持助力农产品增值。同时,更关注中小规模农业企业,细化补助政策。

倪大炜:建议结合湿地水城建设,提升水生态系统保护和入侵物种防范的思想认识,维护湿地水生态系统长期健康,通过出台、完善有关考核机制,多部门凝心聚力共同推动有关工作。

郭青岭表示,本次面商会充分展现了提案办理项目化管理的实效,各办理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专业精神,推动提案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她要求各部门一是进一步推动提案办理从“重视答复”向“重视落实”转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把提案办理和服务群众、创优营商环境结合起来,做到"办一件提案、解一类问题、促一方发展"。二是进一步推动提案办理从“解释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优化全流程服务,推动提案工作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跃升。三是进一步推动提案办理从“单一落实”向“创新转化”转变,从委员提案的跨界融合中发现社会发展趋势,以前瞻视野促进工作,真正实现提案工作对部门工作的赋能。下一步,区政协城建委要与有关委员保持密切沟通,进一步关注重点提案和难点提案办理情况,确保提案办理落地见效。

来源:余杭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