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区政协召开“重大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区政协主席沈昱,区政协副主席吴立炜、陈云水、黄德伟、沈洪相,巡视员黄莉,秘书长吴忠云,区政协常委、各委办负责人、各界别活动组组长、各镇街联络工委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及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夏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桂香应邀参加。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重大项目招引及签约落地工作,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持续聚焦“双引擎”,招商引资成绩喜人;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攻坚重大项目建设要求,抓责任落实,抓精准协调,抓督查督办,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会上,张锋、张丽莉、王新龙、徐进、王晓乐、陈国建、刘松国等委员和代表围绕主题,作了精彩发言,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
张锋
区政协委员、区经信局党委委员
要深入挖掘存量用地潜力,统筹安排建设用地,保障工业发展空间;强化对集聚区块的支持,做好产业精准定位,增强产业招引的规划性和目标性;建立以产业招商、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为核心的联动机制,加强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支持。
张丽莉
区政协常委,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针对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较去年同期下降问题,建议进一步深化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机制,积极争取资源要素保障,强化全过程跟踪服务及督查考核,全力推动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快推进、早见效。
王新龙
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副局长
投入制定全区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平台间的横向对比,加强资金的使用绩效考核;统筹协调,全盘布局,促进企业与重点项目加强合作;坚定创新发展的信心、决心,持续投入,重点建立优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创新链。
徐进
区政协委员,未来科技城管委会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要谋划工业园区改造,打造上市企业集聚地,继续深挖阿里金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形成未来科技城地标,以科研资源占领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王晓乐
区政协常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余杭开发区自然资源所所长
调研并确立余杭在长三角的精准定位,在招引产业类大项目时要多考虑产业链发展和拓展,以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氛围来建设区域产业,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大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带动的不仅是产业本身,而是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带动。
陈国建
区政协常委,金控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针对中法航空大学项目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顺势而为、借势借力,努力谋划高起点办学,建立高效的工作对接机制和科技成果常态化服务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以科学规划、留足空间,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刘松国
之江实验室科研发展部副部长
之江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两大领域,重点在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网络、智能系统等四大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推进聚集人才、聚焦资源、成立基地等举措,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职能部门围绕重大项目的招引、签约、落地和建设等工作,结合委员的意见建议,作了回应和解答。
陈夏林表示,重大项目是我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全力争当全省建设“重要窗口”排头兵的关键抓手。要精心谋划、形成合力,培育和招引好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快推进项目的落地建设。
沈昱充分肯定了此次“请你来协商”的活动成效。围绕“重大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对标先进,提高对重大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统筹资源,加强配合,坚持全区一盘棋,精准施策招引项目,聚焦目标推动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三服务”活动,加大对企业的关心关爱,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区政协和政协委员要持续关注我区重大项目的招引、落地和建设工作,积极发挥作用,贡献政协智慧,汇聚政协力量,实现余杭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