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将杭州这座城市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信杭州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峰会的召开赋予了杭州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让杭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
设立纪念日 传承G20杭州峰会的精神遗产
2017年1月,在杭州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线索征集期间,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对于如何传承和发扬G20峰会带给杭州的精神遗产展开了热烈讨论。G20杭州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而“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正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品格。峰会给杭州带来的城市能级提升是显而易见的,给杭州带来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峰会虽然结束了,更需要以一种显性的、能深入人心的载体固定下来。而设立纪念日,往往能成为人们关注公共话题的载体,助力精神遗产的传承。因此,有委员提出,将G20杭州峰会的举办时间设立为“杭州国际日”,以进一步传承发扬峰会精神遗产,真正让其成为杭州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设立‘杭州国际日’是杭州进一步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宣言,是一个看似微小但却意义深远的举动”。
提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设立“杭州国际日”的意义:一是抢占国际化发展前沿,树立杭州差异化的全国竞争优势;二是杭州将因为“城市国际日”的设立,增加城市文化脉络中的国际化内涵;三是以“杭州城市国际日”为载体,增强市民的国际化理念。
丰富内涵 让“杭州国际日”参与更广泛
如何让设立“杭州城市国际日”的想法变得更有操作性?市政协工商联界别的委员们带着这一课题广泛走访调研了市相关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委员们了解到,杭州从2008年开始举办“杭州国际日体验”活动,每年根据历史文化、创新、生态、生活品质主线,甄选体验点组成专题线路,集中邀请外国领事、国外企业家、国际艺术家、外企高管、国际媒体等来杭交流体验,传播杭州城市形象和品牌。委员们发现,“杭州国际日体验”活动非常有意义,但局限在单向度的传播,社会参与面不够,缺乏提升杭州市民国际化视野的内容。在此调研讨论基础上,委员们建议,通过举办年度“城市国际化高峰论坛”、在各行各业开展“我为杭州国际化出份力”活动、举行“年度杭州国际化指数”发布仪式等,进一步丰富“杭州国际日”的活动载体。
意义深远 搭建杭州走向国际化的窗口
市政协工商联界别的集体提案《倡议设立“杭州城市国际日” 让杭州增加国际化金名片》在2017年4月的市“两会”上提交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杭州国际日”一词还进入了“百度百科”,成为一个“专有词条”。
围绕着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后续引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2017年8月,在“我们圆桌会•政协视点”节目中,工商联界别委员、知名媒体人士、专家学者、外籍人士济济一堂,共同就以节日为载体推进杭州国际化主题进行探讨。
2017年12月27日,《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草案)》提交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2018年4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杭州国际日”的议案》,并在《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中以立法形式将每年9月5日,也就是G20杭州峰会的闭幕日,设立为“杭州国际日”。这也是全国第一部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的地方立法。
从2018年9月5日至今,“杭州国际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规格高、影响大、意义深远。每一届活动都聚焦贯彻“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杭州共识,积极推动共建交流平台、共商合作机制、共享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了杭州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交流合作,“杭州国际日”成为世界认识杭州的窗口、杭州走向世界的桥梁。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