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基础研究,明确提出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认为,浙江省在落实中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尽量大于此增长幅度。
加大投入也要有的放矢。一方面要继续支持之江实验室建设,加快省级实验室布局;另一方面应该增加对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长期稳定支持或定向委托支持,在省重点领域重大行业的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支撑省内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基础研究力量,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杨华勇说,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基础研究队伍,同时筛选一批基础研究人员,稳定支持他们进行前沿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技术与难点问题,力争引领国内国际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要增加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改革项目与人才的评审评价制度,试点与推广“揭榜挂帅”机制。
以前我们非常强调要跟国际接轨,当强调跟国际接轨的时候,有很多资源就按国际化配置。现在大国博弈的时候,大家都突然意识到,关键技术不能依赖于国外,必须自立自强,有些关键工艺、关键技术还需要自主解决。杨华勇认为,只要上下同心、产学研融媒各个要素结合,都加大投入,大部分“卡脖子”技术不超过十年就会攻克。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