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开局之年话民生丨整合空间资源规范停车秩序 优化杭州公共交通系统
发布时间:2021-03-15   杭州政协

“优化地铁接驳公交线路20条,开通定制公交专线20条,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点100处、非机动车停车位1万个;新增停车泊位5.5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4500个。”被纳入市政府2021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总师办主任朱奕勤认为:

杭州在加快建设地铁的同时,同时要对公交系统进行调整优化。民生实事项目中提到的所有20条接驳公交线路跟20条定制公交专线,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朱奕勤建议,要提前整合资源,在地铁末端建立大型停车泊位,避免地铁建成之后地铁口车辆拥挤。

市政协委员、杭报集团杭州快房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主任编辑张春霞说:

在城市发展中,我们的道路设计以车为本,车道越来越宽,慢行道越来越窄,快速路与日剧增,自行车道日渐缩减。一些单向双车道,留给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只有1.2米,自行车和电动车在狭小的空间里肉搏。还有一些非机动车道全被机动车违法停车占领,有的甚至还合法的划了公共收费车位,造成机非混行,险象环生。已有的慢行系统偏休闲,通勤交通功能弱。对慢行系统,还缺乏人性化的设置。一些行人过街设施的间距过长,有的甚至达400-500米,容易使一些行人失去耐心而去违章穿越。张春霞建议,加快建设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设施,实现深度融合。她认为,目前的一个痛点是,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还没有完全打通最后一公里,最突出的是没有足够规范的空间来停放自行车。可以研究自行车停放设施与地下通道的结合,或建设自行车地面停车楼。可以学习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设置自动自行车停车塔,地表的入口像报刊亭一样的“迷你”,车辆的存放和取出都是由机器手臂完成。空间有限的马路上,设置上下结构的双层停放区,既节省空间又不过分抢占人行道资源。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文/朱奕勤、张春霞 图/宣图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