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说:全社会都要重视学校体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16   杭州政协杂志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

近日,市政协委员围绕如何大力发展中小学校体育,不断增强少年儿童体质这个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来看看委员们都说了些什么。

市政协委员、市红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牟新:对青少年总体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并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孩子家长,自从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我发现孩子体质有所下降,体育锻炼也不像以前那么频繁,这个现象是很多家庭的孩子存在的问题。我就从一名医生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在,青少年群体中,偏胖或偏瘦两个极端较多,这跟饮食不够科学、运动量少、运动方式不够科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这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针对这个现象,我认为有必要对孩子的体质进行干预,对孩子总体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并制定个性化运动、饮食方案。现在一些学校由于担心孩子在运动时受到损伤,过分保护孩子,减少运动时间,抑制了孩子运动的天性,这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这样才能释放孩子的运动天性,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我认为传统体育进入学校很有必要,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孩子健康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市政协委员、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申屠永庆: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体育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本质上是基于学生发展的改革,包括智力、体育、体能、身体素养、心理素养等综合方面。造成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的存在,从家长到学校到全社会对于体育的认识还有偏差。体育事实上是身体素质和素养的一种培育,是需要后天的培育,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一起的努力。

首先,学校校长应该重视体育教育。校长的重视可以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运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校长重视体育有明确的考核。面对很多学校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认为学校与社会应当建立一种机制,在学校周边建立一些体育场地供社会和学校共同使用。

此外,有些学校的不少老师甚至体育老师对把体育课上好的认识还是远远不足的,有必要组织一些专门的培训来提高学校教师群体对体育的认识。

市政协委员、杭州市紫阳小学副校长宋德婷:让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应该做到让孩子热爱体育。

让孩子去参加体育锻炼的用意是什么?当体育也变成了考试分数,是不是会摧毁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我认为,让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首先应该让孩子热爱体育。

图片

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老师,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小学体育场地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要改善所有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短期内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建立一种联动共享机制,使基础设施落后的小学能够和附近一些初高中建立起场地共享的机制。同时,在新建体育场馆的时候要优先考虑那些暂时无法破解体育设施短缺难题的学校,在这些学校附近建设场馆,可以让学校的学生能够在场馆内进行体育锻炼。

目前,很多小学体育老师师资匮乏也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只能从社会上聘请一些老师,而有些老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得不到保障。建议主管部门建立区域甚至市域的外聘体育教师资源库,资源库的教师都是经过审核合格的优质体育教师,师资缺乏的学校可以根据需求在资源库中选择特色课程老师,从而能省去学校外聘老师困难的问题,也可方便学校开展特色体育课程。

来源:杭州政协杂志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