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沈金华说:深入了解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的自身心理健康发展周期特点和具体心理特征
发布时间:2021-08-19   杭州政协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杭州市教育部门通过建设专兼职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等工作,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足、早期发现识别并转诊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力不强、紧急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并有效地预防过激行为的出现,应该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围绕这一主题,市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提高共识和认知,要继续提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进一步端正教育的本质和导向,把解决这个问题摆到切实重要的位置。”市政协委员、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沈金华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生思想能力素质建设,切实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立积极的学校和生活发展目标与人生态度,培养健全的心理人格与良好个性。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发展环境,用积极、鼓励的教学方式,争取当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心理护士”。要通过强化体育、劳动和户外运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文化兴趣爱好,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心理品质和健康的社会人格。

全社会要共同关注更要科学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沈金华说:“要深入了解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的自身心理健康发展周期特点和具体心理特征,归纳出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适应我国青少年在校学生自身心里特征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培养学生的同伴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同伴人际关系和集体感、认同感。发挥班、团组织作用,加强团内教育宣传和团外动员,加强学校中小学生思想法制教育,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动融入社会法制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法治思想道德的构建。”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宣图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