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红茶议事会”“和睦议事港”……拱墅区运河沿岸的18家协商平台如今有了共同的名字“民生议事堂”
发布时间:2021-10-18   浙江政协同心苑、拱墅区政协

小河街道依托街道“红茶议事会”,开展了以“如何打造大运河畔的漫步体验地”为议题的首场“民生议事堂”活动,并把精心设计的“红茶议事厅”固定协商场所落地运河左岸。和睦街道发挥“和睦议事港”平台作用,围绕“未来社区创建”进行协商,收集多方面意见建议,取得热烈反响。康桥街道围绕“办好民生微实事,撬动百姓大幸福”,文晖街道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主题开展协商,促进民生福祉改善。

党建引领下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互促共融的新场景逐步呈现。在前期实践成果丰盈的基础上,10月14日,拱墅区召开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暨“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工作推进会,拱墅18位街道主要负责人从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张仲灿、拱墅区委书记陈瑾、区政协主席杨国琴等领导手中接过“民生议事堂”沉甸甸的牌子,18家“民生议事堂”正式宣告成立。

拱墅区政协积极探索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把支部建到街道委员活动小组上,推动党的建设向基层延伸。区政协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以委员活动小组为依托,分别建立18个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党支部,完善了学习、履职、联系、组织、宣传制度,要求政治建设挺在前、委员作用做在前、示范引领走在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何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发挥政协履职优势?如何通过创建“民生议事堂”这一新载体,为建设运河沿岸名区作出新贡献?对此,区政协在“民生议事堂”的创建形式和内容上,都作了翔实深入的研究和考证。

“建设运河边串珠成链的‘民生议事堂’平台,不仅在形式上体现拱墅‘运河边的城区’的特点,而且在协商内容上,以‘三个结合’为着力点,通过‘民生议事堂’平台的有效运行,助力解决运河两岸的民生问题,让运河展现新面貌,让运河沿岸居民获得幸福感!”区政协主席杨国琴所说的“三个结合”,即与基层协商相结合、与区委“三联三领三服务”机制相结合、与数字政协建设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建设运河沿岸名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拱墅样本贡献政协力量。

为此,拱墅以区委名义印发《“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实施细则》,全覆盖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协商议政,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实施细则》明确了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组织领导四方面内容:

协商内容要围绕基层群众普遍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协商形式灵活多样,通过数智政协“码上协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并采取“4+N”模式规范协商频次。协商程序上注重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通过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荐题、群众征题等形式,提出和确定协商议题,进行调查研究,广泛邀请各界人士代表和利益相关方代表参加协商活动,积极推动协商议事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民生实事项目、改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内容。在组织领导上加强保障,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进行联系指导,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出题目、交任务,各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负责人组织落实本街道平台建设工作。

“‘民生议事堂’运行后,相信在助推运河两岸民生福祉改善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千年运河将展现新风采!”《实施细则》的实施在全区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中引发强烈反响,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好评。

小河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负责人孔源表示,将迭代升级街道原有“红茶议事会”模式,做实“民生议事堂”平台,持续擦亮“温暖、艺术、智慧”小河印象,助力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共同富裕示范区拱墅样本建设。

湖墅街道政协委员小组负责人张洪明充满信心,今后将通过“民生议事堂”,围绕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群众代言、为群众解难。

文晖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负责人朱斌计划,以“为新拱墅高质量打造运河沿岸名区注入政协力量”为目标,依托“民生议事堂”,进一步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政协力量。

“大运河流经了拱墅区的18个街道,‘拱’即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墅’即历史上闻名的‘十里银湖墅’,可以说大运河是拱墅的‘根’和‘魂’。”区委书记陈瑾希望,区政协对标对表新拱墅新目标新定位,聚焦“一核一带一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建设“民生议事堂”平台为抓手,不断扩大协商的灵活度、参与面和开放性,打造好“群众家门口的协商平台”,更好造福沿岸民众,共同致力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来源:浙江政协同心苑、拱墅区政协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