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张伟峰:杭州的“还湖于民”很有名,而“还场于民”也将是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的大方向
发布时间:2022-03-27   杭州政协新闻网

钱塘江畔,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与不远处的“化蝶”双馆交相辉映,他们蓄势在江天辽阔的春日,等待一场金秋的盛会——今年9月,杭州亚运会举办,世界将再一次把目光聚焦杭州。

高光时刻,杭州如何与世界共享一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后亚运”时代,杭州又该如何放大效应接续发展?这些问题,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的以“亚运攻坚、城市品质提升”为主题的联组会议上,我们可以寻找到答案。

“后亚运”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作为一场家门口的盛会,杭州人民既是亚运会的参与者,也是受惠者。日益完善的交通、更高品质的市容市貌、数字化改革等,都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如何让亚运成果更大程度地惠民、持续放大“亚运效应”?这是很多委员共同关注的内容。

张伟峰

共青团、青联、体育界别

杭州的“还湖于民”很有名,而“还场于民”也将是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的大方向。共青团-青联-体育界别小组张伟峰委员认为,既然定位为“还场于民”,场馆不仅要有“赛、训、展、学和练”的兼容性,还要具备体育、教育、文化、医疗和商业相融合的公共服务功能,使服务对象从单一的体育爱好者扩展为整个城市的人群,切实提高运营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探索“医教融合、体教融合、体旅融合”,以公益性为主导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多领域强强合作,并分块优选团队,提升服务的质和面。

来源:杭州政协新闻网    作者:    编辑:吴阳杰